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与七年前粮仓夜话时一模一样。陈志远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取出本旧相册——首页贴着赵明辉偷粮食的现场照,拍摄者正是当年负责知青工作的苏父。
"你爸让我保管的。"他轻声说,"现在物归原主。"
相册里还夹着张泛黄的欠条,落款是"赵明辉欠生产队玉米三十斤"。这个微不足道的把柄,在未来某天将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暴雨夜,陈志远独自在办公室看监控录像——赵明辉派来的人正在青龙山泉源头取样。画面里,穿白大褂的家伙偷偷往试管里滴着什么。
"要阻止吗?"保安队长急切地问。
"拍清楚就行。"陈志远按下保存键。前世赵明辉栽赃的手段他太熟悉了,这次要让对方自食其果。
次日清晨,秦雪带着省防疫站的人突袭检查。女医生的白大褂在晨光中像面旗帜,她手持的检测仪正是当年发现山泉价值的功臣。
"结果三天后出。"她对围观村民大声说,"不过初步看,偏硅酸含量比去年还高!"
这个细节被特意强调,因为赵明辉的人昨晚"加料"的正是硅酸盐溶液。当多余物质遇上本就富含硅酸的山泉,反而证明水质天然。
赵明辉的反击来得更快。周末的学术沙龙上,他展示了所谓"乡镇企业财务造假证据"——正是陈志远七年前用钢笔换鸡蛋的往事。
"诸位看清这种人的本质!"留学生慷慨陈词,"用文化用品骗取农民口粮!"
沙龙现场鸦雀无声。突然有位银发老者笑出声:"小赵啊,你说的这事,《人民日报》1979年还表扬过呢!"
老人从公文包取出泛黄的剪报,标题赫然是《知青陈志远发展副业解决返城路费》。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当时还在省报的周雅。
赵明辉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他当然不知道,这场沙龙的半数嘉宾都收到过红星集团的"学术资助金"——以马国涛课题组成员的身份。
惨败的留学生连夜赶回省城。他闯进父亲书房时,赵建国正在批阅封举报信——关于红星集团非法占用战备仓库的。
"爸!那家伙就是当年..."
"知道了。"赵建国碾灭烟头,"现在动他得讲方法。"
老狐狸从抽屉取出份文件:《关于乡镇企业参与军工配套的若干规定》。在"保密资质"条款旁,画着粗重的红线。
同一轮月光下,陈志远在青龙山顶漫步。泉水在岩石间叮咚作响,像首永不停歇的歌谣。前世此时,他正被赵明辉逼得四处借贷;而今生,仇人连他的边都摸不着。
山脚下,研发中心的灯光彻夜不熄。秦雪在实验室调试新型检测仪,苏晓梅核算着电子表营销的利润,楚明月则对着日本摩托车图纸苦思改良方案。这些灯火如同星辰,照亮了1985年的夜空。
陈志远在新换的皮质笔记本上写下:"敌明我暗:1.巩固合法屏障;2.预留反击证据;3.发展核心优势。"万宝龙钢笔在"核心"二字上顿了顿,洇出朵小小的墨花。
晨光微露时,第一辆满载"先锋三代"摩托的卡车驶出厂区。驾驶室里,张建军哼着小调,后视镜上挂着楚明月求来的平安符——上面绣着"稳如泰山"四个字。
而在省城某栋小楼里,赵明辉正对着电话咆哮:"查!那个马国涛什么背景!"镜中的他西装革履,却再难掩饰眼底的慌乱。鳄鱼皮鞋下,踩着张被揉皱的《人民日报》——头版正是陈志远与马国涛的合影。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