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的公示栏前挤满了人。陈志远望着红纸上"希望工程助学名单"几个大字,指尖在"青龙山小学"那一栏轻轻摩挲。身后突然传来清脆的童声:"陈叔叔!"
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拽着他衣角,胸前红领巾洗得发白。这是苏晓梅当年教过的第一批学生,如今已是六年级的尖子生。女孩踮脚将申请书塞进他手中,纸张边缘还粘着几粒稻谷——显然刚帮家里干完农活。
"我想考县一中..."女孩声音越来越小,"但爹说女娃念完小学就够了。"
申请书背面是全县统考成绩单:数学100分,语文98分。陈志远蹲下身平视女孩:"你叫李小花对吧?去年作文比赛写《我的老师苏晓梅》那个?"
女孩眼睛倏地亮了,像点燃了两颗星星。这个细节刺痛了陈志远——前世赵明辉的"教育基金会"曾资助过无数贫困生,却从不会记住任何一个名字。
教育厅走廊里,楚明月正与分管副厅长激烈争论。设计师今天罕见地穿了正装,却仍掩不住艺术家的锋芒:"助学贷款为什么非要抵押?他们最值钱的就是脑子!"
"这是规定..."副厅长擦着汗,突然看见陈志远,"哎呀陈总!正好说说你们那个'雏鹰计划'..."
三方会谈在紫藤花架下进行。陈志远提出的方案让副厅长眼镜滑到鼻尖:红星集团垫付学费,学生工作后按收入比例分期偿还,特困家庭可直接抵扣辣椒种植订单。
"这...这不成了教育期货吗?"
"不,是人力资本投资。"陈志远翻开规划书。楚明月设计的曲线图显示,每培养一个中专生,五年内能为企业多创造两万元利润;而大学生则高达十万。
副厅长最终被说服,在试点文件上签了字。盖章时他忍不住问:"陈总为什么对教育这么上心?"
藤影斑驳中,陈志远想起前世那个辍学打工的自己。若当年有人拉一把...
"苏晓梅。"他简短地回答,"我们财务总监差点连小学都念不完。"
计划启动当天,青龙山小学操场摆起长桌。苏晓梅负责审核材料,少女将算盘打得噼啪响,时不时抬头对紧张的孩子笑笑。有个男孩交来皱巴巴的成绩单,上面数学只考了12分,却在角落画满摩托车设计草图。
"这孩子..."张建军抓起图纸,"天生当工程师的料!"
最终录取的三十名"雏鹰"中,有五个是类似的特长生。楚明月连夜修改培养方案,在文化课之外增加了机械作坊和田间实验室。
麻烦出在签约环节。当家长们看到"工作后偿还"条款时,几个老汉当场撕了协议:"这不是卖身契吗?"
李小花突然跳上长凳。女孩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背诵起苏晓梅教过的课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背到一半卡壳了,急得直拽红领巾。
"劳其筋骨。"苏晓梅轻声提示。她走到人群中央,解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的疤痕——那是十四岁上山采药摔的,"没有陈厂长的助学金,我现在还在采草药。"
风掠过操场边的白杨树,沙沙声像无数翻动的账本。最终签约笔数定格在二十七份,其中三个家长坚持按了血手印——他们不识字。
回程的吉普车上,楚明月数着合约突然惊呼:"漏了个人!"名单上排名第一的李小花,竟没来签约。
暴雨中的山路泥泞不堪。当车灯照亮李家茅草屋时,陈志远看见女孩跪在院子里,面前是摔碎的存钱罐。她父亲正用扁担抽打她后背,每打一下就吼一句:"赔钱货还念书!"
"住手!"
楚明月冲得比陈志远还快。设计师挡在女孩身前时,白衬衫被泥水溅得斑驳。老汉的扁担悬在半空,突然认出陈志远:"你...你就是用钢笔骗鸡蛋的知青!"
这句话像记耳光甩在脸上。陈志远这才认出,对方正是当年用十个鸡蛋换他钢笔的生产队长。岁月将那个精明的汉子折磨得佝偻如虾,眼中却还闪着当年的倔强。
"李队长。"他掏出工作证,"我现在是..."
"知道!报纸上登了!"老汉啐了一口,"你们这些奸商,专门骗穷人孩子当苦力!"
楚明月想争辩,被陈志远拦住。他蹲下身,平视着李小花:"还想去上学吗?"
女孩的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淌,却用力点头。她颤抖的手从怀里掏出个作业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这些年的学费、书本费,甚至还有铅笔头的价钱——全是欠父亲的。
"我...我工作后十倍还!"
陈志远接过浸湿的作业本,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组数据:1985年全国农村辍学率高达34%,主要原因是...
"李队长。"他转向老汉,"您当年扫盲班毕业考了多少分?"
"九十八!"老人条件反射般自豪,随即警觉,"问这干啥?"
"如果当年有人说,扫盲班毕业要还学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