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没有攻下,沛公带兵向西经过高阳。高阳人郦食其,家境贫困,落魄失意,做里门的看守。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兵正好是郦食其同里的人,郦食其见到他,就说:“经过高阳的诸侯将领有几十人,我打听了一下,这些将领都小气,喜欢繁琐的礼节,刚愎自用,听不进有远见的话。我听说沛公为人傲慢,但能礼贤下士,有雄才大略,这才是我真正愿意追随的人,你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要是你见到沛公,就说:‘我们乡里有个郦先生,六十多岁了,身高八尺,人们都叫他狂生。但郦先生自己说他不是狂生。’”骑兵说:“沛公不喜欢儒生,那些戴着儒生帽子来的客人,沛公总是摘下他们的帽子,往里面撒尿,和人说话的时候,还经常大骂,你可别以儒生的身份去游说他。”郦食其说:“你就照我说的讲。”骑兵就找机会像郦食其叮嘱的那样跟沛公说了。
沛公到了高阳的客舍,派人去召郦食其。郦食其来了,进去拜见沛公。当时沛公正叉开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就这样接见郦食其。郦食其进去后,只是作了个长揖,没有下拜,说:“您是想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朝呢?”沛公骂道:“你这个书呆子!天下人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联合起来攻打秦朝,你怎么能说我是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如果您一定要聚集民众,集合正义之师去讨伐无道的秦朝,那就不应该这样傲慢地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洗脚,起身整理衣服,请郦食其上座,还向他道歉。郦食其就谈起六国合纵连横时候的事情。沛公很高兴,赏赐郦食其吃饭,然后问道:“您看计策该怎么定呢?”郦食其说:“您现在集合起来的这些人,收拢的散乱士兵,还不到一万人;就想直接去攻打强大的秦国,这就好比是去虎口探险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是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中又囤积了很多粮食。我和陈留县令关系很好,请让我去说服他,让他向您投降。如果他不听,您就带兵攻打,我在城里做内应。”于是沛公派郦食其出发,自己带兵跟着他,最终拿下了陈留。沛公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食其又推荐了他的弟弟郦商。当时郦商聚集了几千年轻人,前来归附沛公,沛公任命他为将领,让他带领陈留的军队跟随自己。郦食其经常作为说客,出使各诸侯。
三月,沛公攻打开封,没有攻下。向西进军,和秦将杨熊在白马会战,又在曲遇东面交战,把杨熊打得大败。杨熊逃到荥阳,二世派使者把他斩首示众。
夏天四月,沛公向南攻打颍川,进行了大屠杀。借助张良的力量,于是占领了韩国的部分土地。当时赵国的别将司马卬正打算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沛公就向北攻打平阴,封锁了黄河渡口南岸,在洛阳东面与秦军交战。战况不利,就向南从轘辕关出去。张良带兵跟随沛公。沛公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南下。
评论
这段历史详细展现了秦末风云变幻之际,各方势力的角逐以及关键人物的抉择,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蕴含诸多值得深思之处。
秦朝方面,李斯这位昔日大秦丞相,在与赵高的权力斗争中彻底落败,被施以五刑腰斩,家族被夷灭。这一结局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标志着秦朝朝堂正直力量的消逝,赵高自此独揽大权,秦朝政治愈发黑暗腐朽,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反秦势力这边,项梁此前连破秦军,却因骄傲轻敌,不听宋义劝谏,最终在定陶战败身死,令人惋惜。他的离世让反秦局势陡然严峻。楚怀王趁机整合军队,重新布局,封沛公为砀郡长、武安侯,项羽为长安侯、鲁公等,试图凝聚力量。
宋义被任命为上将军救赵,却在安阳滞留不进,想坐收渔翁之利。他不顾士卒饥寒,为子送任齐国,大摆宴席,尽显自私与短视。项羽果断斩杀宋义,展现出非凡的果敢与担当,随后破釜沉舟,以必死决心与秦军决战,成功击败秦军,威震诸侯,成为诸侯上将军,极大地鼓舞了反秦士气。
沛公刘邦一路西进,在军事行动中不断收编力量、壮大自身。他善于用人,听从郦食其计策拿下陈留,获得重要粮草补给。郦食其以其远见卓识和口才,成功说服沛公改变态度,为其效力,还引荐弟弟郦商带来四千兵力。刘邦这一路的发展,充分展现出他作为领导者的魅力与战略眼光,广纳贤才,把握时机,稳步向关中推进。
同时,巨鹿之战中,各方势力的表现也反映出反秦联盟内部的复杂关系。陈馀因兵力悬殊不敢救赵,与张耳产生矛盾,昔日刎颈之交心生嫌隙。而齐师、燕师等诸侯军起初作壁上观,直到项羽大破秦军才敢进击,凸显出诸侯间各怀心思,缺乏协同作战的决心与勇气。
这段历史生动呈现了秦末乱世的残酷与复杂,各方势力在权力、利益、理想间激烈碰撞,人物的性格与决策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为后世了解这一关键时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刻的启示。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