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却驱不散那股令人窒息的闷热。周远盯着投影屏幕上的双规通报文件,白底黑字的纪委红头文件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灼伤着每个人的眼睛。
经查,蜀道集团原董事长赵建国、原总工程师孙志勇利用职务便利,在多个工程项目中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周远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各位项目经理和承包商代表,有些人低头盯着桌面,有些人则不安地交换着眼色。
各位,周远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通报内容大家都看到了。部里要求我们全面排查所有在建项目,特别是材料采购和工程变更环节。
他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组隧道衬砌的检测报告:地震后的全面检查发现,米仓山隧道群有三处段落使用了不合格的防水材料,抗渗等级只有设计要求的60%。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周远注意到,坐在角落的恒发建材公司代表悄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犯罪!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后排炸响。老工人马德才不知何时站了起来,黝黑的脸上青筋暴起,这是在拿人命开玩笑!要是地震再大点,隧道漏水塌方,那些开车的百姓怎么办?
周远示意马德才坐下,然后转向全场:马师傅话糙理不糙。从今天起,全线停工三天,全面排查材料质量。不合格的,一律返工;涉案的,一律移交纪委。
会议结束后,周远独自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老照片——十年前的技术交流会,年轻的周远站在后排,前排中央正是意气风发的赵建国和孙志勇。那时,他们是行业翘楚,是周远仰慕的前辈。
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周远喃喃自语。记忆中的赵建国,是那个在沈大高速工地上亲自示范软基处理的技术专家;孙志勇则是出版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学者型领导。他们本可以成为中国工程界的骄傲。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王志刚神色凝重地走进来:周总,恒发的刘总在外面,说想跟您单独汇报
周远冷笑一声:让他进来吧,看看他还有什么花样。
刘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身名牌西装,手腕上的金表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他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周总,久仰大名啊!这次的事纯属误会,我们的材料绝对达标,是检测方法有问题...
周远直接打断他:刘总,检测报告显示,你们提供的防水材料氯离子含量超标三倍,这在潮湿环境下会加速钢筋锈蚀。这是技术问题还是良心问题?
刘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随即压低声音:周总,工程圈就这么大,何必较真呢?赵董他们那是运气不好...这样,米仓山段的损失我们全赔,另外...他推过来一个精致的茶叶盒,一点心意,交个朋友。
周远看都没看那个茶叶盒,直接按下桌上的通话键:王总,请纪委的同志进来一下。
刘总脸色瞬间煞白,抓起茶叶盒就想走,但门口已经站着两名纪检干部。看着刘总被带走时狼狈的背影,周远突然感到一阵疲惫。这不是他熟悉的工程世界——计算书、施工图、质量验收,那些清晰明确的规则正在被某些人扭曲。
回到临时宿舍,周远发现女儿正在等他。周晓楠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爸,这是您要的全部招标资料和材料检测报告。我帮您整理好了。
周远接过文件,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谢谢。这么晚了,你去休息吧。
周晓楠却没有离开的意思:爸,您已经三天没好好睡觉了。有些事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做...
这件事必须我亲自来。周远翻开第一份招标文件,这条路不仅要经得起地震考验,更要经得起良心考验。
女儿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爸,您认识那个赵建国吗?
周远的手停顿了一下:认识。二十年前,他是我在沈大高速时的技术指导。那时他为了一个软基处理方案,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谁能想到现在...
人都是会变的。周晓楠轻声说,但您没变。从我有记忆起,您就只关心两件事——工程质量和工人的安全。
周远抬起头,看着女儿年轻而坚定的脸庞,突然感到一丝慰藉。也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那些朴素却珍贵的价值观。
第二天一早,周远带着核心团队来到米仓山隧道。问题段落的衬砌已经被凿开,露出里面劣质的防水层。马德才抓起一块材料,在手里捻了捻就碎成了渣:这种东西也敢用在工程上?心都让狗吃了!
全部挖掉重做。周远下令,从今天起,所有进场材料我亲自抽检。
周总,张浩有些犹豫,这样会延误工期至少两个月...
延误总比出事故好。周远斩钉截铁地说,百年工程,质量第一。这是铁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