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张振国叫住了周远:小周,我看你对地基部分很关注。有什么想法?
周远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看法:张总,我觉得传统灌注桩可能不是最优解。考虑到土层分布和周边环境,或许可以采用复合地基结合微型桩的方案。
张振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继续说。
受到鼓励,周远打开笔记本,快速画出示意图:在大学时我参与过一个类似课题,通过高压旋喷桩形成加固区,再配合微型桩分担荷载,既能控制沉降,又能减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张振国盯着草图看了良久,突然合上笔记本:明天上午九点,带着你的完整方案来见我。林总要听地基方案汇报。
周远一夜未眠,将大学时的研究资料和现场经验结合起来,完善了他的方案。天亮时,一份详实的技术建议书已经成形,配有计算数据和简图。
汇报会上,面对十几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周远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但讲到技术细节时,他逐渐找回了自信。
...因此,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可以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周远结束汇报,手心全是汗。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林为国缓缓点头:思路新颖,数据扎实。张经理,你们项目部藏龙卧虎啊。
张振国难得地笑了:周远是我们项目部的秘密武器
最终,周远的方案被采纳为备选方案之一,将由设计院进一步深化。更让他惊喜的是,他被破格提拔为云端之塔项目技术组副组长,协助组长陈默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别高兴太早,散会后张振国提醒他,纸上谈兵和真刀真枪是两回事。这个方案要是实施出了问题,责任你担不起。
周远郑重点头:我明白,张总。我会全程跟进,确保万无一失。
走出会议室,周远深吸一口气。四个月前,他还是个连放线都搞不清楚的菜鸟;现在,他提出的技术方案竟然得到了总工的认可。这种成就感比任何奖状都更让人振奋。
技术组办公室比项目部简陋许多,但周远很满足——这里有他的名牌,有专属的电脑和绘图工具。组长陈默是个三十五岁左右的资深工程师,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有个很棒的方案?希望不是昙花一现。
周远听出了话中的考验意味,他平静回应:陈组长,我会用实际工作证明自己。
陈默笑了笑,指着角落里堆成小山的图纸:那好,这些是初步设计图,三天内看完并提出审查意见。有问题吗?
没问题。周远抱起图纸,心中燃起斗志。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那天晚上,周远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透过窗户,他能看到城市璀璨的灯火。不久的将来,在这片灯火中,将矗立起一座由他和无数工程人共同打造的摩天大楼。这个念头让他心潮澎湃。
他想起父亲——一位老铁路工程师常说的话:工程师的荣耀不在图纸上,而在屹立大地的建筑中。现在,他终于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窗外,秋夜的星空格外明亮。周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重新埋首于图纸之中。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云端之塔将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座里程碑,而他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