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深秋,寒意渐浓。东宫长春殿内,药香依旧弥漫,但太子朱高炽的心,却比这天气更加难以安宁。自从那日在乾清宫向父皇坦诚一切,并得知了四弟那“海外分封”的宏大蓝图后,他虽表面上放下了争储的执念,内心深处却并未完全平静。尤其是对儿子朱瞻基,他更是充满了复杂的担忧。
朱瞻基是他唯一的嫡子,自幼聪慧,被他寄予厚望。然而这孩子性子急躁,自尊心强,又深受京师勋贵子弟风气影响,难免有些骄矜之气。此番被皇祖父几乎是“发配”到天津卫,在四弟手下“学习”,朱高炽实在放心不下。他怕儿子受不得苦,怕他心怀怨怼惹出事端,更怕他无法理解甚至抵触四弟那套全新的规则,最终落得个不堪设想的结局。
恰好,郑和船队凯旋,带来了祥瑞“麒麟”和无数海外奇珍,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一片欢腾。朱高炽便以此为由,向朱棣上奏,言及自己虽病体缠身,亦想一睹祥瑞,感受天朝盛况,并顺道……去看看在天津卫“学习”的太孙。
朱棣看了奏章,沉吟片刻,便准了。他也想看看,这个曾经心高气傲的孙子,在天津卫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
于是,在一队东宫侍卫和太医的护送下,太子朱高炽乘坐着特制的、减震效果较好的马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与他认知中截然不同的天津卫。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通知了晟王府。朱高晟彼时正忙于与工部、户部协调郑和带回物资的分配与新年度预算,得知太子兄长前来,便派了小柱子前去迎接安排,言明自己处理完公务便来拜见。
朱高炽并未在意,他的心思全在儿子身上。在小柱子的引导下,他并未进入天津卫核心的工坊区或海军基地,而是直接来到了位于海滨一处相对独立的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营。小柱子解释说,太孙殿下目前正在此进行基础科目集训,这是所有新加入海军体系人员的必经阶段,无人可以例外。
训练营戒备森严,气氛肃杀。即使隔着马车,朱高炽也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极具穿透力的口令声和沉重整齐的脚步声。他让小柱子不必声张,自己则在侍卫的搀扶下,悄悄登上了训练营外围一处地势稍高、可以俯瞰大半个训练场的土坡。
时值午后,秋日的阳光带着一丝暖意,但训练场上的气氛却如火如荼。
首先映入朱高炽眼帘的,是那片巨大校场上,数百名身着统一深蓝色作训服、满头大汗却依旧挺直脊背的士兵。他们正在进行据枪瞄准训练,趴在冰冷的地面上,身体绷成一条直线,枪口指向远处的靶标,纹丝不动,如同泥塑木雕。只有偶尔军官巡视时低声的纠正,才证明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朱高炽的目光焦急地在那些几乎一模一样的蓝色身影中搜寻着。很快,他找到了!
在那片队伍的中间靠前位置,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正以同样标准的姿势匍匐在地。那是他的儿子,朱瞻基!
然而,眼前的朱瞻基,几乎让朱高炽不敢相认!
那个在京师时,穿着绫罗绸缎、出入前呼后拥、眉宇间总带着一丝骄纵之气的皇太孙,此刻却穿着与普通士兵无异的、沾满尘土汗渍的作训服。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成了健康的古铜色,甚至有些脱皮。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坚毅。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在下颌汇成水滴,滴落在身下的尘土中,他却恍若未觉,只是死死盯着前方的靶心,眼神锐利如鹰。
他的动作,与其他士兵一样标准,甚至更加用力,仿佛要将所有的精力都灌注到那支冰冷的火铳之中。
朱高炽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了!他几乎无法想象,自己那个连马鞍都觉得硌屁股、射箭怕拉伤手指的儿子,是如何忍受这种枯燥、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折磨的训练的?
“殿下,”小柱子在旁低声解释,“这是耐力与专注力训练,要求士兵在极端疲劳下,依旧能保持稳定的射击姿势。太孙殿下……已在此训练了整整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朱高炽倒吸一口凉气。他记得儿子以前连站着听半个时辰的经筵都会偷偷扭动身体!
就在这时,训练的哨声响起。士兵们迅速起身,但并非松散休息,而是迅速集合,开始进行障碍训练。
高耸的绳网、深陷的泥坑、摇晃的独木桥、布满铁刺的低桩网……一系列令人望而生畏的设施横亘在面前。
朱高炽看到朱瞻基没有丝毫犹豫,随着口令,如同猎豹般冲出!攀爬绳网时,动作或许不如老兵流畅,却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手掌被粗糙的绳索磨破,渗出血迹,他也只是眉头皱了一下,继续向上;跳入泥坑时,污浊的泥水瞬间淹没了他的半身,他毫不在乎,奋力前行,脸上甚至带着一种挑战极限的兴奋;过独木桥时,他几次摇晃险些跌落,却总能险之又险地稳住,最终成功到达对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朱棣的麒麟逆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