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战和他的残兵还在渭水河畔的官道上,随着辚辚的车轮和缓慢的马蹄,向着咸阳艰难跋涉时,关于黑石滩那场惊世之战的初步战报,已经如同插上了翅膀,先一步飞越了山川河流,抵达了那座庞大而森严的帝国心脏。
咸阳宫,深宫偏殿。
年轻的秦王嬴疾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那张巨大的、雕刻着玄鸟纹饰的黑漆案几之后。殿内只点着几盏昏暗的羊油灯,跳动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拉长,扭曲地投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上,显得愈发孤寂而深邃。
他手中,正捧着一卷由蒙骜亲笔书写、以最快速度送达的军情急报。绢帛是凉的,带着驿马奔驰后的风尘气息,但上面所记载的内容,却仿佛带着黑石滩未散的硝烟与血腥,灼烫着他的指尖。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几个关键的字眼上:
“丙字营第七百人队,校尉秦战……以五百步卒,于黑石滩构筑‘却月阵’……血战五日,毙伤犬戎偏师兀术部逾一千五百骑……力保粮道不失……”
五百,对三千。
五日。
一千五百。
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嬴疾的心头。他甚至可以想象出那是何等惨烈、何等绝望,却又何等……不可思议的场景!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极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案几边缘,发出“嗒……嗒……嗒……”的轻响,在这寂静的殿宇内回荡,是他思考时惯有的动作,只是此刻,这节奏比平时要快上一些。
“水泥?炼钢?却月阵?……” 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这些陌生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词汇,一次又一次地与那个名叫秦战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最初,他只是一个献上泥模铸箭法的边卒,有点小聪明。
后来,他在将作监弄出了质量不错的铁器,是个可造之材。
戊-十七烽燧,他展现出了不俗的守城能力和带兵手腕,值得栽培。
而这次的黑石滩……
这已经超出了“可造之材”的范畴!这简直是非人之功!是足以震动整个兵家理论的奇迹!不,或许不能用“奇迹”来形容,蒙骜的战报里写得很清楚,那不是侥幸,那是依托于一种前所未见的、半圆形的防御工事和极其严酷高效的弩箭轮射达成的战果!
“却月阵……” 嬴疾的目光再次落在这三个字上,蒙骜为其定名,听起来倒是颇有气势。但他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秦战当初在偏殿问对时,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里,没有任何对古兵法的敬畏,只有一种近乎纯粹的、解决问题的专注。
这个人,他仿佛不是在学习或运用已有的知识,他是在……创造!用他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奇技淫巧”,和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硬生生在绝境中开辟出一条生路!
一股混杂着极度欣赏、强烈好奇,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深藏于帝王本能中的忌惮,在他心中翻腾。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他的能力,若能完全为大秦所用,必将成为横扫六合、奠定万世基业的无上利器!
可若……他的心思不在大秦,或者,他的存在本身,已经开始动摇某些固有的秩序和……权威呢?
嬴疾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
他想起之前收到的密报,关于秦战在军中以“秦氏工坊”之名,行“交易”之实,虽是为了麾下士卒,却也触碰了旧有军需体系的利益,引来不少非议。此次黑石滩大捷,其声望必将如日中天,届时……
“呼——”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将手中的绢帛缓缓卷起,动作优雅而沉稳。灯光下,他俊朗的面容一半明,一半暗,深邃的瞳孔里映照着跳动的火苗,谁也看不透那平静表面下,究竟在酝酿着怎样的心思。
“传令,”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大殿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黑石滩大捷,有功将士,着即按律论功行赏,不得延误。校尉秦战及其所部,安置于西郊驿馆,好生将养,一应所需,务必周全。”
“诺。” 殿外阴影中,传来内侍恭敬的应答声,随即脚步声远去。
嬴疾重新拿起另一卷奏章,似乎要将注意力转移。但若有人靠近,便能发现,他那握着笔管的手指,微微有些发紧。
…………
几乎就在秦王收到战报的同时,关于黑石滩之战的各种版本的流言和那份经过删减、却依旧震撼的战报内容,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咸阳的权贵圈子里炸开了锅。
丞相府邸,灯火通明。
几位须发皆白、身着深色锦袍的老臣围坐在一起,面前也摊着一份抄录的战报。他们是秦国传统的军功贵族和文官体系的代表人物。
“五百破三千?还是在那无险可守的黑石滩?坚守五日?斩首千五?” 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的老者皱着眉头,手指点着绢帛上的数字,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蒙骜是不是……夸大其词了?或是将那秦战小儿之功,据为己有不便,故而过分渲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