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圣旨与算盘
晋商联盟土崩瓦解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代王府的每一个角落。府内的气氛一扫往日的阴霾,连廊下的洒扫仆役,走路时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议事厅内,更是洋溢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喜悦。
“王爷英明!”王五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笑得像一朵绽放的菊花,“末将早就看那帮满身铜臭的奸商不顺眼了!这次把他们连根拔起,真是大快人心!”
“不止如此,”负责匠学府庶务的张德全也捋着山羊胡,满面红光,“乔家倒了,他们霸占的几个煤矿和铁料商路,如今都成了无主之物。王爷,咱们的匠学府,再也不用为原料发愁了!”
朱衡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刚从匠学府送来的滚珠轴承样品,钢珠在内外圈之间顺滑地滚动,发出细微而悦耳的声响。这是他工业帝国蓝图中的又一个小小的里程碑。
听着众人的议论,他只是微微点头。扳倒晋商八大家,不过是预料之中的结果。这盘棋,从他决定拿黑风寨开刀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布好了局。真正的收获,并非那几座矿山,或是即将到手的巨额财富,而是彻底打通了山西境内的关节,将整个地区的资源流动,都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下。
“不可掉以轻心。”朱衡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议事厅瞬间安静下来,“晋商盘踞山西数百年,根深蒂固。如今乔家倒了,其他人只会更加警惕。我们要做的是整合,不是赶尽杀绝。”
他看向张德全:“张先生,你拟个章程出来。对于愿意归附王府的商号,我们可以给他们技术,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产业链中来。比如,生产标准的螺丝、螺母,或者为我们的高炉提供标准化的焦炭。让他们明白,跟着代王府,有钱赚,而且是安安稳稳地赚钱。”
“王爷高见!”张德全眼中一亮,立刻明白了朱衡的深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巧取豪夺,而是要建立一个以代王府为核心的全新经济秩序。这种“标准化”和“产业链”的说法,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却不明觉厉。
就在众人对未来的宏伟蓝图心潮澎湃之际,一名王府亲卫快步走进议事厅,神色肃然。
“王爷,宫里来人了,传旨的钦差已经到了府门外!”
“钦差?”
议事厅内的喜庆气氛,像是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瞬间凝固。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京城来人,绝不会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
朱衡将手中的滚珠轴承轻轻放在桌上,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淡淡地吩咐道:“王五,开中门,设香案,本王亲自迎接圣旨。”
代王府外,黄土铺道,净水泼街。
朱衡率王府上下,恭恭敬敬地跪在香案之后。为首的传旨太监,约莫四十出头,面白无须,眼角吊着,一身大红蟒袍,衬得他神情愈发倨傲。他捏着嗓子,将那卷黄澄澄的圣旨展开,目光轻蔑地从跪了一地的人群头顶扫过,最后落在了朱衡身上。
“制曰:”
尖利的声音,划破了大同城上空干燥的空气。
“……代王朱衡,护国有功,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听到这里,王五等人的心稍微松了口气。看来是奖赏,不是问罪。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这赏赐不可谓不厚重。
然而,朱衡的心却沉了下去。
他太了解这位嘉靖皇叔了。一个沉迷修仙,二十多年不上朝,却依旧将朝堂大权牢牢攥在手里的皇帝,他的心思,比九曲黄河还要弯绕。赏赐得越重,后面的话,就越是致命。
果然,那太监的语调一转,变得森冷起来。
“但其身为藩王,于封地私开矿山,私制军火,终究不合祖制。朕心甚忧之。”
来了。
朱衡的头埋得更低,眼角的余光能看到身旁王五的拳头,已经不自觉地握紧了。
“然,国事为重。既然代藩火器精良,正可为国效力。着令代王朱衡,自明年起,每年需向京师兵仗局,进贡新式火炮三百门,燧发枪三千支,以充实京营武备。”
“轰!”
三百门火炮!三千支燧发枪!
这个数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人的脑海里炸开。
王五和张德全等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产量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整个匠学府,所有新收编的工匠,从今往后,都得不眠不休,像牲口一样地干活,才有可能在年底前完成任务。
这简直是要把代王府往死里逼!
传旨太监显然很满意众人的反应,他嘴角的讥诮更甚,用一种近乎咏唱的调子,念出了圣旨的最后,也是最毒辣的一句:
“所需钱粮、物料,由其自筹。若有延误,便是抗旨不遵。钦此——”
“……臣,朱衡,领旨谢恩。”
朱衡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他缓缓叩首,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