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阳心中了然,那个在我国军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将军班”,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他面色平静地点点头:“我已经接到通知,负责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请院长指示。”
院长凝视着陈朝阳这年轻而坚毅面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他沉吟片刻,说道:“指示谈不上,算是提前跟你交个底,打个预防针。”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呷了一口,“这里面,都是些什么人,你大概有数吧?”
“是,都是历经草地、抗战、解放战争乃至刚刚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功勋卓着的指挥员。”陈朝阳回答。
“功勋卓着……是啊,个个都是战功彪炳,是从枪林弹雨、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院长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凝重,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脾气一个比一个硬,骨头一块比一块难啃。
他们习惯了在战场上发号施令,习惯了凭经验打仗,现在要他们放下身段,坐回课堂,听理论,学操典,很多人心里是有疙瘩,甚至是不服气的。”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陈朝阳:“这里面,应该有你以前在东野是熟悉的,但更多的,是你不熟悉,甚至没听说过的‘刺头’。”
院长的手指在名册上划过几个名字:“有个叫李云龙的,以前在中野,是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主,鬼点子也多,就是纪律性差了点,是个惹祸的祖宗。
“还有个丁伟,你应该听过,抗战胜利后划归了东北作战序列。说起来,你也是四野出来的老底子了,对他应该不陌生。”
院长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的欣赏。
“这个人,脑子活络,眼光毒辣,是个帅才的坯子。
看问题总能看到别人前面几步,这是他的长处。
但有时候,想法太跳脱,说话办事不太讲究方式方法,容易出格。
就像一匹好马,能日行千里,但也容易蹽蹶子,需要个好骑手。”
他顿了顿,将目光转向窗外,仿佛在回忆什么,语气转为沉稳:
“孔捷嘛,和丁伟一样,也是从我们八路军的老底子发展起来,后来也去了东北。
他跟丁伟是一起滚出来的老战友,但性子截然不同。
他打仗,就像老牛拉车,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重,交代给他的任务,你基本可以放心。
可这头‘老牛’一旦认准了道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有时候就显得过于执拗,是个认死理的主……”
他一一数来,如数家珍,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欣赏,更有几分深深的忧虑。
“朝阳,你年轻。”院长凝视着他,手指在名册上轻轻敲点,语气变得深沉:
“这里面,都是些什么人,你很清楚。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硬骨头。”
他顿了顿,话锋微妙一转:“论战功,你陈朝阳不遑多让。
奇袭下碣隅里,端掉美陆战一师指挥部,活捉了史密斯准将——这份战绩,放在全军都是独一份,足以让任何懂行的指挥员高看一眼。”
院长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但随即,他的神色又凝重起来:
“但问题的关键,也正在这里。”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
“你的战功,太‘新’,也太‘奇’了。
在很多人看来,你陈朝阳是靠出奇制胜、靠超越时代的战术思想和一点运气,打了几场漂亮的‘技术仗’。
而他们,”院长的手重重按在名册上,“是靠着土枪土炮、靠着‘一口气’,一刀一枪拼杀了十几年、几十年!
这里面,有你的老战友,佩服你的本事。但更多的是不认识你的人!”
“他们会想:‘你陈朝阳不过是仗着武器好、点子新,打了一两场好仗,凭什么来教我们这些打了半辈子仗的人怎么打仗?’‘你懂不懂我们是怎么从只有几发子弹的时候熬过来的?’”
院长的语气充满了预见性:
“我担心的,不是他们否认你的战功,而是他们会质疑你的‘道’!
质疑你那一套精密计算、技术至上的理念,是不是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课堂之上,恐怕会有人拿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传统’和‘经验’,来挑战你的‘新学’。”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陈朝阳:“说到底,你太年轻,战法太新。
这既是你的资本,也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我找你来,就是给你提这个醒。
对于这批骄兵悍将,你打算怎么教?
怎么让他们,尤其是那些心里憋着一股劲的‘老革命’,真正坐下来,听进去?”
陈朝阳迎着院长的目光,眼神依旧平静,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切。
“院长,我明白您的深意。
我的战功是敲门砖,但不足以让他们心服口服。”他缓缓道,
“我的想法是,不回避差异,反而要利用差异。”
看到陈老师如此沉静,院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语气缓和了些:“当然,学院既然做出这个让你教学的决定,就是相信你的能力,
相信你肚子里有真才实学,能镇得住场子。
我今天找你来,一是给你提个醒,二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对于这批特殊的学员,你打算怎么教?教些什么?”
陈朝阳迎上院长的目光,眼神清澈:“院长,我明白您的担忧,也感谢组织的信任。对于教学,我初步有一些想法。”
他略一沉吟,组织语言道:“首先,我认为不能搞单纯的‘我讲你听’。
这些将军们的实战经验是无比宝贵的财富,我的课,希望能多一些互动,多一些基于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例研讨。我想,就从分析他们自己打过的仗开始。”
“哦?”院长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经典的战例——可能是一场成功的围点打援,也可能是一次艰苦的阵地防御。
在课堂上,我会先请指挥这场战斗的同志介绍当时的情况和决策过程,然后,我会引导所有学员一起,用更系统、更现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场战斗。”
喜欢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1949受伤转业再上抗美援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