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晨光透过茜纱窗,落在淑宁宫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映出一室清辉。殿内静谧,唯有冰鉴中冰块融化的细微滴答声,和沈如晦指尖划过书页的沙沙轻响。
丽妃废入冷宫,陈贵妃贬为贵人禁足,其背后的林氏与苏氏在前朝亦遭雷霆打压。不过短短数日,后宫格局已翻天覆地。往日那些或明或暗投向昭阳宫与锦绣宫的目光,如今皆带着敬畏与审慎,悄然聚焦于这座昔日略显清冷的淑宁宫。
阿檀轻手轻脚地端上一盏新沏的雨前龙井,低声道:“娘娘,各宫送来请安的帖子,都比往日厚了三分。尚宫局、内务府几位掌事也递了话,请示娘娘何时得空,他们好来回禀宫务。”
沈如晦并未抬头,只淡淡“嗯”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手中的《资治通鉴》上,仿佛外界纷扰与她无关。她深知,越是身处风口浪尖,越需沉心静气。帝王恩宠如悬丝,群臣依附似浮萍,唯有自身立得住,方是长久之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早朝之上,数位素来中立的御史台官员,连同几位看清风向的六部侍郎,竟联名上奏,言辞恳切:
“陛下,中宫之位空悬日久,非社稷之福。淑妃沈氏,出身忠烈,性秉柔嘉,聪慧敏达,屡为陛下分忧,更于险境中持身以正,护卫皇家颜面。臣等斗胆,恳请陛下册封淑妃为皇贵妃,协理六宫,以安人心,以正宫闱!”
“皇贵妃”三字一出,满朝皆惊。皇贵妃位同副后,若非中宫虚悬或皇后失德,极少设立。此奏请,无疑是将沈如晦推向了后宫权力的最顶峰。
养心殿内,萧昱看着那几份言辞相似的奏折,指节轻轻敲击着紫檀木御案,眸色深沉难辨。他欣赏沈如晦的才智与冷静,也需要借她来平衡乃至清除后宫与前朝的某些势力。但“皇贵妃”……位份太高,权柄太重。沈家虽已平反,终究势微;靖王萧珣……想到那个看似病弱、却总能在他需要时提供恰到好处助力的弟弟,他心中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
“皇贵妃之事,容后再议。”萧昱最终未置可否,将奏折搁置一旁,语气听不出喜怒,“淑妃近日受惊,需好生休养。”
然而,退朝后不久,一道旨意便下达淑宁宫。
传旨太监声音恭敬,带着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淑妃沈氏,温婉淑德,克娴内则,着即日起,暂掌凤印,代行皇后职权,统摄六宫事宜。各宫妃嫔、内外命妇,皆需遵其教诲。钦此——”
暂掌凤印!
虽非册封皇贵妃,但这“暂掌凤印”四字,其蕴含的权力,已与皇贵妃无异,甚至更为名正言顺!那方以纯金打造、象征着后宫至高权柄的印玺,被盛放在铺着明黄锦缎的托盘里,由李德全亲自捧着,送到了沈如晦面前。
沈如晦跪接圣旨,双手抬起,接过那沉甸甸的印玺。金印入手冰凉,其上盘踞的凤凰图腾硌着掌心,带来一种无比真实的力量感。
“臣妾,领旨谢恩。定不负皇上信任,恪尽职守,打理宫闱。”她声音平稳,不见丝毫得意忘形。
李德全躬身笑道:“淑妃娘娘如今掌管六宫,奴才们往后还需娘娘多多指点。皇上说了,娘娘身子若乏了,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交给底下人办便是,保重凤体最为紧要。”
“有劳李公公。”沈如晦微微颔首,示意阿檀打赏。
送走传旨之?,淑宁宫内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喜悦。宫人们纷纷跪地贺喜:“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掌印!”
阿檀更是激动得眼圈微红:“娘娘!您终于……”
沈如晦抬手,止住了她未尽的话语。她捧着那方凤印,走到窗边,阳光落在金印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她微微眯起眼,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有一种“终于走到这一步”的尘埃落定之感。
权力是蜜糖,也是砒霜。她深知,从接过这方印玺开始,她便真正站到了这后宫乃至前朝争斗的最中心,再无退路。
“阿檀,”她转身,神色已恢复一贯的冷静,“传话下去,明日辰时,请各宫主位、四司八局掌事太监及女官,至凤仪宫正殿议事。”
凤仪宫,乃历代皇后居所,虽已空置,其正殿仍是处理重大宫务、接见内外命妇的正式场所。
“是,娘娘!”阿檀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消息传出,六宫震动。有人艳羡,有人嫉妒,更有人心生恐惧。昔日与陈贵妃、丽妃交好或有旧的妃嫔,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是夜,淑宁宫书房内烛火长明。沈如晦仔细翻阅着内务府送来的历年账册、宫人名录、各宫用度记录。她知道,明日之会,既是立威之始,亦是清查之机。这后宫沉疴已久,盘根错节,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番。
更深露重时,一封密信悄然而至。展开,是萧珣熟悉的笔迹,比往日似乎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与……骄傲?
“凤印在手,名至实归。然高处不胜寒,慎之重之。前朝余波未平,林氏根基犹在,北狄或有异动,望卿稳坐中宫,静观其变。闻卿安好,心甚慰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如晦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如晦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