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吾欲据陈以拒秦。
吴广:
陈胜:需立国号张楚。
吴广:大善!
陈胜:当设官爵整纲纪。
吴广:极善!
谋士悄悄问吴广:将军能否多言几句?
吴广瞪眼:我要说得比主公多,到底谁才是王?
但吴广的字诀实乃大智慧。当陈胜沉迷帝王排场,搞出苟富贵无相忘的段子时,吴广正在整肃军纪;当陈胜接待老乡时,吴广在演练攻城;当陈胜享受鸿鹄之志实现时,吴广在叮嘱士兵勤换草鞋——毕竟起义可以浪漫,脚底板可是现实的。
西进征秦时,吴广任代理总司令围困荥阳。部下建议火攻,他摇头:烧了粮仓百姓吃啥?建议水攻,他又否:淹了农田来年种啥?这种慈悲后来被证明贻误战机,但可见暴躁老哥骨子里藏着仁心。
六、 历史车轮上的幽默烙印
吴广的结局充满黑色幽默。他被部将田臧假传陈胜旨意杀害时,最后一句话据说是:老子的鱼还没收竿...田臧后来给陈胜的报告中写:吴广骄,不知兵权。其实真实原因是吴广发现田臧私藏军粮,约定次日当众对质。
更讽刺的是,吴广死后转年,陈胜也被车夫所杀。这对革命兄弟用生命印证了苟富贵终究成空。但那些由吴广亲手点燃的火种,已然燎原。
泗水亭长刘邦后来悄悄学走了吴广的许多招数:包括但不限于斩白蛇(特效比狐鸣高级)、拉队伍(但更会跑路)、善用人(主要靠吹牛)。当上皇帝后某次醉酒,他曾对戚夫人说:若吴广不在鱼肚塞绢布,朕大概还在送快递呢。
两千年后的某个中学课堂,老师提问:吴广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瞌睡的学生被同桌捅醒,慌忙站起:证明...证明副手也能改变历史?
全班哄笑中,窗外忽然雷声隆隆。
这个生于惊雷的男子,终究把自己活成了历史中的一声惊雷。他或许没有陈胜的鸿鹄之志,却真正做到了死国可乎——用最暴脾气的方式,完成了最热血的神助攻。
而今每当我们遇到不公拍案而起时,灵魂深处都回荡着大泽乡的雨声,以及那个披着破蓑衣的汉子在喊:等死?死国可乎!
这或许就是吴广留给世界最大的趣闻——他证明历史有时不需要深谋远虑,只需要某个瞬间的冲动与勇气,加上一点演技,以及一个肯陪你疯的哥们。毕竟,哪场革命不是从不管了,先干再说开始的呢?
(完)
喜欢笑谈历史名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谈历史名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