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海产入药,新识性味
海风带着咸腥气,一遍遍拂过轩辕的衣角,他蹲在海滨部落的晒药场上,指尖捻起一枚晒干的海藻,仔细观察着。这海藻呈暗褐色,叶片薄薄的,边缘带着不规则的褶皱,凑近闻时,一股浓烈的海腥味直冲鼻腔,让他忍不住皱了皱眉。
“先生觉得这东西能算药?”身旁的弟子常先见他对着一堆海产研究了半天,忍不住开口问道。常先自小在中原部落长大,见惯了山里的草木根茎,对这些从海里捞出来的东西总有些怀疑,“闻着就怪,怕是吃了要闹肚子。”
轩辕没直接回答,而是将海藻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初时是浓重的咸味,带着些微的苦涩,嚼得久了,又有一丝淡淡的腥甜在舌尖蔓延开来。他慢慢咽下,感受着那股气息顺着喉咙往下走,似乎带着些清凉之意,在胸腹间轻轻漾开。
“味道虽怪,但品性未必不好。”轩辕吐掉嘴里的残渣,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碎屑,目光落在不远处正在忙碌的部落老者身上,“你看那位长老,之前颈间的肿块那么大,如今不是消了许多?”
常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部落里的巫医长老正指挥着年轻人翻晒海带,他脖颈间原本那个核桃大小、摸起来硬邦邦的肿块,此刻确实小了一圈,颜色也从紫红变成了淡红。这几日,他总见长老捧着一碗黑乎乎的汤喝,想来便是用这海藻煮的。
正说着,长老端着一个陶碗走了过来,碗里盛着墨绿色的汤汁,还飘着几缕海藻。“轩辕先生,尝尝?”长老脸上堆着笑,把陶碗递到轩辕面前,“这东西看着不起眼,治那‘瘿瘤’可是有法子的。”
轩辕接过陶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吹了吹热气,小心地喝了一口。汤汁比生嚼海藻时更咸些,腥味也淡了许多,咽下后,那股清凉感更明显了,仿佛带着一股韧劲,能把淤堵在某处的东西慢慢化开。
“长老,这海藻是如何发现能治瘿瘤的?”轩辕放下陶碗,认真地问道。他知道,每一种药材的发现,背后都藏着先民无数次的尝试,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历经艰险。
长老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粗糙的手掌在腰间的兽皮围裙上擦了擦,缓缓开口:“早年间啊,部落里好多人脖子上都长这东西,有的大得像个瘤子,压得人喘不上气。那时候以为是海神发怒,杀了牛羊祭祀也没用。”
他顿了顿,眼神飘向远处翻涌的海浪,像是陷入了回忆:“有一年大旱,山里的泉水干了,庄稼也枯死了,只能靠海里的东西活命。那阵子,天天煮海藻、海带吃,吃着吃着,有人发现脖子上的肿块变小了。”
“一开始没人当回事,以为是碰巧。后来又过了几年,那肿块又长出来,有人想起当年吃海产的事,就试着多吃些,嘿,还真管用!”长老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就这么着,一代代传下来,我们就知道这海里的东西能治脖子上的硬块了。”
轩辕听得认真,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心里不断思索。他让常先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墨和兽皮卷——这兽皮是离开岐伯时,师父特意嘱咐他带上的,说是方便记录沿途所见——又让长老取来新鲜的海藻、海带、海蛤壳,一一摆在面前。
“常先,记。”轩辕拿起一根海藻,举到阳光下,“此物名海藻,生于海中,色褐绿,叶薄多皱,味咸,性寒凉。”他又捏起一点晒干的海藻粉末,捻了捻,“触感滑腻,煮水饮之,能消颈间硬块,也就是长老说的‘瘿瘤’。”
常先握着骨笔,在兽皮卷上仔细刻画着,先画下海藻的形态,再用符号记下轩辕说的性味和功效。他学得快,那些代表“咸”“寒”“消积”的符号,是轩辕根据岐伯所授整理出来的,此刻用起来得心应手。
“先生,这海带和海藻看着像,功效也一样吗?”常先画完海藻,指着旁边一根宽宽的、褐色的带状物问道。这海带比海藻厚实得多,表面也更光滑些。
轩辕拿起海带,同样掰了一小块品尝,味道与海藻相似,但咸味更淡,苦涩也轻些。他看向长老,长老连忙说:“这海带啊,治硬块不如海藻厉害,但若是肚子胀、拉不出屎,吃它准管用。”
“哦?”轩辕来了兴趣,“如何用法?”
“洗干净了,切成段,跟鱼一起煮,吃了第二天保准通畅。”长老拍着胸脯保证,“部落里的娃子要是好几天不拉,他娘就会煮这个给他吃。”
轩辕点点头,让常先记录:“海带,色褐,体宽厚,味咸微甘,性寒凉。除能消硬块,还可通肠道,治便秘。”他将海带和海藻放在一起比较,“二者皆生于海,味咸性寒,都能消积,但海藻攻坚之力更强,海带通肠之效更着。”
正说着,一个妇人提着一篮子海蛤走过,见他们在研究海产,便停下脚步,笑着说:“先生要是研究海里的药,这海蛤壳也有用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