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总结草药"性味歌"
清晨的阳光透过终南山的薄雾,洒在岐伯的药庐前。轩辕正蹲在一块平整的青石板旁,手里握着半截石笔,石板上已经刻了几行歪歪扭扭的字迹。微风拂过,带着药圃里苍术和薄荷的清香,也吹动了他额前的发丝,露出一双专注的眼睛。
“辛味药材能发散,风寒感冒常用它……”他嘴里念念有词,石笔在石板上停顿片刻,又继续刻下,“花椒生姜与麻黄,驱寒解表效力佳……”
“在琢磨什么呢?”岐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他背着满满一筐刚采来的草药,筐沿还沾着清晨的露水,手里拄着的木杖在青石板上轻轻一点,发出“笃”的一声。
轩辕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师父,我想着这些日子学的草药性味,总觉得记不太牢。昨天夜里睡不着,就想编几句顺口的歌谣,或许能记得清楚些。”他指着石板上的字,“刚写了两句,还没理顺。”
岐伯放下药筐,走到石板前,弯腰细看。阳光照在他花白的胡须上,泛着一层柔和的银光。他用粗糙的手指抚摸着石板上的刻痕,缓缓点头:“这个法子好。医道繁杂,能寻到简便的记忆之法,便是进益。”
他直起身,看向轩辕:“你且把想到的念来听听,咱们一同琢磨。”
轩辕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辛味药材能发散,风寒感冒常用它。花椒生姜与麻黄,驱寒解表效力佳。甘味药材能滋补,虚弱之人最需它。棘果山药与人参,补气养血乐开花。”
念到这里,他有些犹豫地停下:“后面的苦味、酸味、咸味还没编好,总觉得不够顺口,也怕说得不准。”
岐伯捻着胡须,沉吟片刻:“思路是对的,将性味功效与常见药材结合,既好记,又能联想。只是‘乐开花’这句稍显轻浮,医道虽能救人,却需心怀敬畏,不如改得平实些。”
他迈步走到药圃边,指着一株开着淡黄色小花的植物:“你看这黄芩,味苦性寒,能清湿热,治痢疾、黄疸最是得力。还有黄连,苦味更甚,清心火、除烦热,虽难入口,却是治急症的良药。”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黄芩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根部埋在土里,那是他们前些日子刚采挖过的,断面黄白,苦味至今还能想起。他点点头:“那苦味的部分,或许可以这样说:苦味药材能清热,湿热急症就找它。黄芩黄连与黄柏,泻火解毒不用夸。”
“嗯,‘不用夸’三个字,既显药效之佳,又不失沉稳。”岐伯赞许地点头,又指向不远处的矾石,“矾石味酸,能收敛止血,治疮疡溃烂;乌梅酸涩,能止泻、生津,这些该如何入歌?”
轩辕低头思索,手指无意识地在石板上划着。他想起用矾石涂抹划伤手指时的清凉感,想起乌梅汤酸甜解渴的滋味,忽然有了灵感:“酸味药材善收敛,止血止泻全靠它。矾石乌梅与石榴,敛疮生津效不差。”
“好!”岐伯抚掌笑道,“‘全靠它’既突出了功效,又朗朗上口。那咸味呢?你前日在盐碱地尝过的盐硝,还有能软坚散结的海藻,该如何归纳?”
提到咸味,轩辕立刻想起那涩得舌尖发麻的滋味,以及岐伯说的“咸能软坚,治结块之症”。他略一思索,便说道:“咸味药材能软坚,结块病症就用它。盐硝海藻与昆布,消散瘀结功劳大。”
岐伯听后,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如此一来,五味的性味功效与代表药材就都涵盖了。不过,还需加上寒热温凉的药性,才算周全。你看这椒性热,黄连性寒,棘果平和,这些也得让学习者记牢。”
轩辕茅塞顿开:“师父说得是!我这就加上。”他拿起石笔,在石板上继续刻写:“药性还有寒热温,寒凉清热温散寒。平和之药最稳妥,按需选用记心间。”
刻完这几句,他退后一步,从头到尾念了一遍:“辛味药材能发散,风寒感冒常用它。花椒生姜与麻黄,驱寒解表效力佳。甘味药材能滋补,虚弱之人最需它。棘果山药与人参,补气养血效不差。苦味药材能清热,湿热急症就找它。黄芩黄连与黄柏,泻火解毒不用夸。酸味药材善收敛,止血止泻全靠它。矾石乌梅与石榴,敛疮生津效不差。咸味药材能软坚,结块病症就用它。盐硝海藻与昆布,消散瘀结功劳大。药性还有寒热温,寒凉清热温散寒。平和之药最稳妥,按需选用记心间。”
念完之后,他有些忐忑地看着岐伯:“师父,这样是否妥当?会不会有遗漏或错误之处?”
岐伯缓步走到石板前,逐字逐句地细看,时而点头,时而蹙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过身,眼中带着满意的神色:“甚好。既概括了五味的核心功效,又列举了代表性药材,还点出了药性的寒热温凉,通俗易懂,便于记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