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情志因素影响药效
晨雾还未散尽,医庐前的石阶上已跪着一个身影。那人衣衫虽整洁,却难掩眉宇间的郁结,双手紧紧按着太阳穴,仿佛那里坠着千斤重物。轩辕刚带着弟子们采完晨露草药回来,见他这般模样,便让阿木先去准备诊室的炭火,自己则快步走了过去。
“这位兄弟,可是哪里不适?”轩辕扶起他时,指尖触到对方的手腕,只觉其皮肤冰凉,像刚从寒潭里捞出来一般。
那人抬起头,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眼下有着浓重的青黑,嘴唇干裂起皮。“轩辕先生,”他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我这头痛病犯了快半月了,吃了巫医给的符水,也用了部落里的草药,都不管用。”
轩辕引他进了诊室,让他坐在铺着厚兽皮的石凳上。诊室里暖意融融,炭火烧得正旺,墙角的陶罐里飘出淡淡的艾草香,本是能让人安心的气息,可这人坐下后,手指仍在不住地绞着衣角,眼神涣散地盯着地面。
“何时开始痛的?是钝痛还是刺痛?发作时可有恶心、怕光的感觉?”轩辕一边问,一边伸出手指,轻轻按在他的太阳穴、眉心、后颈等部位,探查是否有压痛。
那人皱着眉回忆:“大约是在半月前,部落里分粮,我家分到的谷子比往年少了一半,去找首领理论,被训斥了一顿。当天晚上,头就开始痛,像是有根绳子在里面勒着,越勒越紧。痛得厉害时,看东西都发花,还想吐。”
阿木端着一碗热水进来,放在他面前的石桌上。那人端起来喝了一口,手却抖得厉害,水洒出来不少,落在兽皮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轩辕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已有了几分计较。他想起岐伯曾说过:“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眼前这人明显是郁怒伤肝,肝气上逆引发的头痛。
“之前用的什么草药?”轩辕问道。
“是我们部落常用的‘止痛草’,”那人回答,“以前谁头痛脑热的,熬一碗喝下去就好,可我连喝了五天,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觉得头更沉了。”
轩辕点点头,这止痛草他知道,性温味辛,能发散止痛,对付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确实有效,但对这种因情志郁结导致的头痛,就像用柴草去堵洪水,不仅堵不住,反而可能助纣为虐。他起身走到药架前,取下装着川芎、白芷的陶罐——这两味药是治头痛的常用药,川芎能活血行气,白芷能祛风止痛,按说搭配起来效果该不错,可他看着那人紧锁的眉头,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你这几日,是不是总想着分粮的事?夜里也睡不安稳?”轩辕转过身,目光温和地看着他。
那人闻言,眼圈一下子红了:“先生说得是。我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在吃奶,谷子少了,怕是撑不到下次秋收。一闭上眼就梦见孩子们饿肚子,哪里睡得着?”说着,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满是沉重的无奈,听得旁边研药的阿木都停下了手里的石杵。
轩辕心里一动,对了,症结就在这里!这头痛表面是气机逆乱,根源却是肝气郁结。如果不把郁结的肝气疏解开,再好的止痛药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他想起岐伯药圃里种的郁金,那药材气味芳香,色如赤金,既能活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正是对症之药。
“阿木,去药圃采几株郁金来,要根茎粗壮的。”轩辕吩咐道。
阿木应声而去,诊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那人低着头,手指在石桌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像是在盘算着什么,眉宇间的愁绪又浓了几分。
轩辕拿起石杵,开始研磨川芎和白芷。石臼里的药材被碾成细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他一边研磨,一边轻声说:“兄弟,我知道你难。可你想想,就算你愁坏了身子,谷子也不会自己变多,反而让孩子们跟着担心,不是吗?”
那人肩膀微微一颤,没有说话,但绞着衣角的手松开了些。
“分粮的事,或许还有别的办法。”轩辕继续说,“我听说联盟最近在组织狩猎队,多打些猎物回来,部落里会按贡献分肉。你要是有力气,不妨去试试?”
这话像是一道光,照进了那人晦暗的眼眸。他抬起头,眼里有了点神采:“真的?我年轻时可是部落里最能干的猎手,就是这几年家里事多,才很少出去了。”
“当然是真的,”轩辕笑了笑,“我这就写封信给你们部落的首领,让他给你报个名。”说着,他取来竹简和石笔,很快写好了一封短信,吹干墨迹后递给那人,“拿着这个去,他会安排的。”
那人双手接过竹简,紧紧攥在手里,指节都有些发白。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重重地鞠了一躬,眼眶里闪着泪光。
这时,阿木捧着几株郁金回来了。那郁金的叶片翠绿修长,根茎果然粗壮,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轩辕接过,仔细清洗干净,然后切成薄片,和川芎、白芷一起放进陶锅里,加了适量的清水,放在炭火上煎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