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咸能软坚识"咸"味
晨曦刚漫过岐山的山脊,轩辕便跟着岐伯往山坳里的盐碱地走。脚下的泥土渐渐泛出一层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涩味,像被太阳晒过的海水,带着点清冽的咸。
“轩辕,你且尝尝这地上的白霜。”岐伯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白色结晶,递到他面前。那结晶细小如沙,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看着倒像冬日的残雪。
轩辕犹豫了一下,还是学着岐伯的样子,捻起一点放进嘴里。刚一入口,一股强烈的咸味便炸开,比他在家乡喝到的河水要咸上十倍,带着点发苦的涩,像有无数细小的盐粒在舌尖跳跃。他忍不住皱起眉,喉间泛起一阵干渴。
“如何?”岐伯看着他的神色,眼底带着笑意。
“极咸,还有点苦,”轩辕咂咂嘴,试图驱散那股涩味,“像把海水晒干了的味道,只是更烈些。”
岐伯点点头,站起身,指着这片泛白的土地:“这便是‘盐’,天地间自然生成的咸味之物。你可别小看这咸味,它在医道里的用处,可不小呢。”
他一边说,一边在盐碱地边缘踱步,脚下的白霜被踩碎,留下一串深色的脚印。“你记着,咸味的药材,大多有‘软坚’的本事。”
“软坚?”轩辕重复着这个词,不太明白。他低头看着地上的盐粒,它们那么细小,一碰就碎,怎么看也和“坚硬”扯不上关系。
“就是能让坚硬的东西变软、散开。”岐伯解释道,顺手捡起一块旁边地上的干硬土块,“你看这土块,板结得像石头,若是用盐水浇上些时日,它便会慢慢松散开来。人身也是如此,若是有结块的病症,比如身上长了硬疙瘩,或是腹中积了硬块,咸味的药材便能派上用场。”
轩辕心头一动,想起部落里有个老人,脖子上长了个硬疙瘩,越来越大,最后连头都转不动,巫医用了不少法子也没消下去,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人日渐衰弱。若是当时知道有咸味的药材能软坚,或许能救他一命?
“那这盐,便能直接入药?”他急切地问,眼睛盯着地上的白霜,仿佛那不是普通的盐,而是能治病的宝贝。
“可以,却也不能多用。”岐伯摇摇头,语气严肃起来,“咸味虽能软坚,但过了头,就会伤了人的津液。你刚才尝过盐,是不是觉得口干舌燥?”
轩辕这才发觉,喉间的干渴感越来越强烈,像有团火在烧,只想大口喝水。他点点头:“确实渴得厉害。”
“这便是了。”岐伯道,“津液是人身的活水,像田里的清泉,能滋润五脏六腑。若是咸味用多了,就像用烈日去晒清泉,水很快就干了。人没了津液,就会口干、便燥,甚至精神萎靡,反而生了新病。”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枯草:“你看那草,离盐碱地近的,是不是长得枯黄矮小?就是因为这土地太咸,吸走了草木里的水分。人身如草木,过咸则枯啊。”
轩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盐碱地边缘的草又黄又矮,叶子卷缩着,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生机,而离得远些的地方,草叶则青翠舒展,完全是两种模样。他默默记下这个景象,心里对“咸味”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它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化掉坚硬的结块,用不好却会损伤身体的根本。
“那该如何用才合适?”轩辕追问,他知道,医道的关键往往就在这“分寸”二字上,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及。
岐伯走到一棵低矮的灌木前,那灌木的叶子上沾了不少盐霜,却依旧顽强地结着几颗小小的红果。他摘下一颗红果,递给轩辕:“你尝尝这个。”
轩辕接过来,那果子只有拇指大小,表皮光滑,带着点淡淡的红。他咬了一口,果肉极酸,酸得他眯起了眼,但酸里又带着一丝微弱的甜,还有点若有若无的咸,像把酸梅泡在了淡盐水里。奇妙的是,吃完这颗果子,刚才那股干渴感竟然减轻了不少。
“这果子叫‘盐棘’,生在盐碱地旁,自带三分咸味,却又有酸味中和。”岐伯道,“用药也是如此,若是用咸味药材,往往会配上些酸味或甘味的药材,中和它的燥烈,既能让它发挥软坚的功效,又不至于伤了津液。就像这盐棘,用酸味锁住水分,咸味便不至于太过霸道。”
轩辕恍然大悟,原来配伍的道理,在五味里就藏着。他想起之前学过的“君臣佐使”,咸味药材若是“君药”,那酸味、甘味的药材便是“佐药”,既能辅助君药发挥作用,又能制约它的偏性。
“师父,那除了这自然生成的盐,还有其他咸味的药材吗?”轩辕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盐碱地的土壤,想从里面找出更多带着咸味的植物。
“自然是有的。”岐伯也蹲下来,用手指扒开表面的盐霜,露出下面深色的泥土,“比如海里的‘海藻’、‘昆布’,都是极咸的东西,软坚的本事比这盐还强,只是我们这里离海远,不易得。还有些矿石,也带着咸味,比如‘芒硝’,软坚通便的力道就很猛,只是性子更烈,用的时候更要小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