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银铃惊梦,山雾漫进吊脚楼
陈奇是在一阵银铃声里醒的。
苗寨的吊脚楼依着山势而建,他的房间在二楼,木窗半开着,晨雾裹着山胡椒的香气钻进来。床头挂着阿茶连夜编的竹铃铛——说是“苗家醒晨铃”,用的是祖传的“响铜”,能驱山鬼。可此刻,铃铛没响,反倒是楼下传来一阵急过一阵的银器碰撞声。
他掀开蓝印花布被子,赤脚踩在青竹席上。楼下的堂屋挤满了人,火塘里的柴火烧得噼啪响,映得墙上的银饰挂饰忽明忽暗。几个穿靛蓝苗裙的妇女正捧着银手镯、银项圈,急得直掉眼泪:“阿茶妹,这银镯子昨儿还好好的,今早一摸,咋就没光了呢?”
“我家的银锁也没了热乎气!”另一个老妇颤巍巍举起个雕花银锁,“孙娃子戴着它睡了十年,从来没生过病,今早摸上去冰得扎手……”
陈奇挤到人群里,看见阿茶正蹲在地上,用苗帕子擦拭一尊半人高的银菩萨像。菩萨像原本是鎏金的,此刻金漆剥落处泛着青灰,连底座的“吉祥云纹”都失去了光泽。
“阿茶,这是咋了?”陈奇开口,声音里还带着晨起的哑。
阿茶抬头,眼尾还沾着泪:“陈大哥,寨子里的银饰全‘哑’了。”她指了指供桌上的香炉,“昨儿夜里我守夜,看见香灰凝成了蛇形,今早起来,银器就成这样了。老人们说……”她压低声音,“是要出邪事。”
第二节:风水寻脉,罗盘指向银匠铺
陈奇摸出灵犀罗盘。指针刚离手,便疯狂转动,最后稳稳指向寨子东头的银匠铺。
“银匠铺?”阿茶皱眉,“那是寨子里最老的铺子,刘师傅做了三十年银饰,从没出过岔子。”
两人穿过青石板路,往寨东走。晨雾里的梯田像被揉皱的绿绸,田埂上的野菊沾着露珠,空气里飘着新烤的米香——这是寨子里在准备“敬银节”的供品,每年秋分,苗家人都会用新收的糯米打糍粑,敬献银饰里的“银魂”。
银匠铺的门帘是靛蓝土布做的,门楣上挂着串银铃铛,此刻却静悄悄的。陈奇掀开门帘,霉味混着银器特有的冷香扑面而来。
铺子里乱成一团。刘师傅蹲在地上,面前摊着七八件未完工的银饰:半打的银耳环、一对雕着蝴蝶的银手镯,还有个没刻完花纹的银锁。他的左手缠着绷带,指缝里渗着血,见陈奇进来,颤抖着举起右手——掌心里躺着块黑黢黢的石头,表面刻着歪歪扭扭的蝙蝠纹。
“昨儿半夜……”刘师傅声音发抖,“我在打银锁,突然听见窗外有蝙蝠叫。抬头一看,窗台上落了块石头,砸在我的银料上……”他掀起绷带,手背上有个青紫色的爪印,“我追出去,没见着人,只看见……”他指向铺子后墙——墙上有个半人高的洞,洞口沾着新鲜的泥土。
第三节:银饰秘语,苗女解咒试真心
陈奇蹲在洞前,用罗盘测了测方位。洞的位置正对着寨子后山的“阴煞潭”——那是片终年不干的沼泽,苗家人说里头镇着“阴龙”,轻易不能靠近。
“这是‘引魂局’。”陈奇摸着下巴,“用阴煞潭的怨气引动银饰里的‘银魂’,银器失了灵性,自然护不住寨子。”
“引魂局?”阿茶凑近,发间的银簪晃了晃,“我们苗家的银饰,是用山泉水淬过的,能养‘银魂’。银魂要是散了,邪祟就能顺着银器的纹路钻进来……”她突然抓起刘师傅手里的黑石头,“这石头上的蝙蝠纹,和我在雷公山见过的一样——是蝠衣教的‘引魂印’!”
陈奇想起昨夜在山洞里,阿茶说的“引魂印”能引动地脉凶煞。他摸出在凤首岩找到的青铜印章,两相对比,纹路竟有三四分相似。
“阿茶,你会解这种咒吗?”陈奇问。
阿茶没说话,转身回了里屋。再出来时,她怀里抱着个红漆木盒,盒盖上雕着“百鸟朝凤”图。她打开盒子,取出一套银饰:银冠、银项圈、银手镯,每件都刻着细密的苗文。
“这是我奶奶传给我的‘护寨银’,”阿茶指尖拂过银冠上的凤凰,“能镇宅驱邪。你把那块引魂石放在银冠上,我念段‘解咒歌’。”
陈奇依言将黑石头放在银冠中央。阿茶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她的声音像山涧里的泉水,清亮婉转,歌词里夹杂着苗语和古汉语:“银为骨,石为祟,凤凰展翅破阴霭;心为灯,咒为绳,引魂归位守寨门……”
唱到第三句时,银冠突然泛起柔和的白光。黑石头“咔”地裂开道细缝,从里面渗出一缕黑烟,被白光吸得干干净净。
“成了!”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刘师傅抹了把眼泪,捡起地上的银锁,“热乎了!热乎了!”他捧着银锁往家跑,边跑边喊:“孙娃子有救了!寨子有救了!”
第四节:火塘夜话,糯米糍粑藏心意
当晚,寨子在晒谷场办了“压惊宴”。火塘里的柴火烧得旺盛,竹架上挂着香喷喷的酸汤鱼,木盆里的糯米糍粑刚蒸好,裹着红糖,甜香混着松枝的烟火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