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迷路雷公山,误闯苗家寨
陈奇的越野车陷在雷公山的泥坑里时,天色已经擦黑。为了追查蝠衣教 “凤血髓” 的线索,他从闽南一路追到黔东南,却在进山时遇上暴雨,不仅车开不动,连随身携带的灵犀罗盘都受了湿气,指针转得像个陀螺,彻底失去了方向。
“这破天气,连风水气脉都乱了。” 陈奇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望着四周密不透风的竹林,心里犯了嘀咕。他背着装有桃木枝和镇龙印的背包,深一脚浅一脚往高处走,想找个能避雨的地方,却没注意到沿途树干上挂着的苗家 “指路藤”—— 那是苗寨用来标记领地的符号,外人若是随意闯入,很容易被当成不速之客。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突然透出暖黄的光。陈奇心中一喜,加快脚步穿过竹林,竟看到一片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楼前的火塘边还坐着几个穿靛蓝苗服的老人,正用他听不懂的语言交谈,火塘上烤着的腊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老乡,您好!” 陈奇快步走过去,操着一口闽南腔的普通话,“我车陷在山里了,想借个地方避避雨,顺便问问路……”
可他话还没说完,火塘边的老人突然变了脸色,其中一个穿对襟衣的阿公猛地站起来,手里的烟杆指向他,嘴里说着急促的苗语,听起来像是在呵斥。陈奇愣在原地,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只能尴尬地举着手:“我没有恶意,就是想避个雨……”
更糟的是,他背包里的桃木枝不小心滑了出来,掉在火塘边。苗家老人看到桃木枝上系着的红绳,脸色更沉了 —— 在苗寨的习俗里,外人带着绑红绳的木头闯入,是对寨神的不敬。几个年轻后生听到动静,也从吊脚楼里跑出来,手里拿着镰刀,警惕地盯着陈奇,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二、腊肉风波起,习俗闹误会
陈奇看着围上来的苗家后生,心里暗道不好。他想解释桃木枝是用来测风水的,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指着背包里的罗盘,又指了指外面的山:“我是来…… 找东西的,跟‘地脉’有关,不是坏人。”
可 “地脉” 两个字在苗语里没有对应的词,后生们以为他是来山里偷东西的,其中一个穿绿苗服的小伙子甚至举起了镰刀,嘴里喊着:“阿爸说,外人不能随便进寨!”
就在这时,火塘上烤着的腊肉突然掉了一块,刚好落在陈奇脚边。他下意识地弯腰去捡,想放回火塘 —— 在闽南,掉在地上的食物捡起来放回原处是礼貌,可在苗寨,外人碰寨里的食物,尤其是祭祀用的腊肉,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住手!” 阿公气得用烟杆敲了敲地面,后生们也更激动了,镰刀几乎要碰到陈奇的胸口。陈奇举着手里的腊肉,进退两难:“我…… 我就是想把它放回去,没别的意思……”
雨还在下,吊脚楼的屋檐下积起了小水洼,映着火塘的光,也映着陈奇尴尬又无奈的脸。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因为不了解苗寨的习俗,已经把误会闹得越来越大了。要是再解释不清楚,恐怕真要被当成坏人扣下来。
他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摸出块用油纸包着的 “闽南茶饼”—— 这是出门前妈妈塞给他的,说路上饿了吃。他把茶饼递到阿公面前,努力挤出笑容:“这个…… 给你们吃,是好东西,没坏。”
阿公盯着茶饼,又看了看陈奇真诚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却没接。在苗寨,外人给的食物不能随便吃,怕有不好的东西。陈奇看着手里的茶饼,又看了看围上来的人,心里叹了口气 —— 早知道来苗疆前,该先学几句苗语,了解一下习俗的。
三、银簪破僵局,采药姑娘来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银饰的叮当声。陈奇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粉苗服的姑娘背着竹篓,从山道上走下来,竹篓里装满了草药,发间的银簪在暮色里闪着光,走路的姿势轻快得像只小鹿。
“阿爷!阿爸!怎么了?” 姑娘的声音清脆,带着苗语特有的调子,却也能说几句生硬的普通话。她看到围在火塘边的陈奇,又看了看后生们手里的镰刀,立刻明白了大概,赶紧跑过来,对着阿公和后生们说了几句苗语。
神奇的是,听到姑娘的话,阿公的脸色缓和了些,后生们也放下了镰刀,只是依旧警惕地看着陈奇。姑娘转过身,对着陈奇笑了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你…… 是外面来的?迷路了?”
陈奇像是看到了救星,赶紧点头:“对对对!我车陷在山里了,想找个地方避雨,还想问问路,结果…… 好像闹误会了。” 他指了指地上的桃木枝,又指了指茶饼,“这个是测风水的,这个是给你们的,没有恶意。”
姑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又对着阿公说了几句苗语,然后转回来对陈奇说:“我叫甄灵,这是我阿爷,我阿爸。你…… 带的木头,是‘看地’用的?” 她用手比划着罗盘的样子,陈奇立刻点头:“对对!就是看地脉、看风水的,我是来追查坏人的,他们偷了很重要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