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校园文化节如同一场席卷整个大学的盛大嘉年华,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热力与喧嚣,从各展位传来的音乐、笑语和阵阵食物香气,交织成一首活力四射的交响曲。而在相对安静的“记忆回甘·爱与弥补的叙事诗”主题展区内,“甜憩”的展位却仿佛一个独特的引力核心,以其沉淀的情感重量,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群驻足。
苏雨的“凝固的守护·忆姜糖”被盛放在精心复刻的、带着些许斑驳锈迹感的定制铁盒里,旁边附着一张简约却动人的卡片,上面是封瑶亲笔写下的、源自苏雨故事核心的句子:“驱散身体与心里的寒”。这朴素的包装和深情的注解,与周围那些色彩绚烂、造型别致的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而因其承载的真实记忆而格外引人注目。许多人在品尝了那口先甜后辣、终化回甘的姜糖后,眼神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触动与追忆,甚至有人当场红了眼眶,低声与同伴分享起属于自己的、关于“守护”与“遗忘”的故事。姜糖的味道成了钥匙,开启了每个人心中那扇关于亲情与温暖的门。
封瑶穿梭在展位之间,协调着各项事务,她的身影从容而坚定,脸上始终带着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笑意。她时刻关注着苏雨的状态,看到她从一开始的局促不安,紧紧攥着衣角,眼神躲闪,到后来在几位被姜糖故事深深打动的同学主动攀谈时,能够鼓起勇气,磕磕绊绊地分享更多关于奶奶在冬日灶台前熬制姜糖的细节,关于那份粗糙手掌传递的、不容置疑的暖意。那双原本总是萦绕着怯懦与不确定的眼眸里,开始闪烁出微光,那是一种被理解、被认同后,初生的自信与价值感。
【观察:对象苏雨,社交互动频率上升150%,主动言语输出量增加70%,涉及个人情感细节的披露量显着提升。“自信”指数持续攀升,目前已稳定在基准值以上。环境反馈数据高度正向,强化了其主动交流行为模式。】徐卓远站在展位稍偏的角落,看似在全神贯注地实时监控着平板电脑上不断跳动的人流数据和情感反馈折线图,但眼角的余光却始终如同精密的传感器,锁定在封瑶和苏雨身上,冷静地记录着一切细微的变化和交互模式。
然而,和谐的氛围并非全无波澜。就在展位人流稍缓的间隙,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打破了展位一角的宁静:“哟,这不是苏雨吗?真没想到,你这种从山旮旯里出来的人,也能做出这么‘有故事’的东西?该不会是……为了博同情,特意编出来的感人剧本吧?”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时髦、妆容精致的女生,她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打扮入时的同伴,她们的出现与展位沉静的气质有些格格不入。她叫林薇,与苏雨同系不同班,家境优渥,平日里就因眼界和消费水平的差异,有些瞧不起来自偏远山区的苏雨,此刻话语中的讥讽与怀疑毫不掩饰,目光挑剔地扫过那个略显朴素的铁盒。
苏雨的脸瞬间变得煞白,刚刚积聚起的一点勇气仿佛被针扎破的气球,迅速消散。她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嘴唇翕动着,却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发不出任何声音。那种熟悉的、仿佛要将她吞噬的格格不入感再次席卷而来,周围的目光似乎都带上了刺,让她无所适从。
封瑶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的宣传册,正要上前解围,却有人比她更快一步。
“数据不支持你的主观臆测。”徐卓远不知何时已如同鬼魅般移动到近前,声音平稳无波,却像一块投入喧嚣中的冷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力量。他抬起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是经过清晰整理的、关于“忆姜糖”反馈的匿名数据分析图表,彩色的柱状图和百分比数字显得格外醒目。“根据开展至今两小时十七分钟收集到的有效反馈样本,正面情感共鸣率达到89.3%,其中‘真实感’、‘温暖’、‘触动回忆’为高频关键词。基于情感分析模型,‘编造’指控的概率低于0.5%,属于统计学上的极低概率事件,缺乏有效事实依据支撑。”
林薇被这突如其来的、用冰冷数据和专业术语构筑的反驳弄得一愣,脸上精心维持的表情有些挂不住了,闪过一丝恼怒:“你……你是谁啊?我说说而已,用得着这么较真吗?拿一堆数据吓唬谁?”
“我是‘甜憩’展位的技术顾问,徐卓远。”他清晰地报上名字,语气依旧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公式,“基于事实的讨论是优化展览效能的必要环节。而主观且带有明显恶意倾向的评价,会干扰展位整体氛围数据采集,并对核心参与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荷波动,最终降低活动整体效能。”他的话语没有任何情绪化的指责,却像一面冰冷清晰的镜子,将林薇话语中的无理取闹和负面影响照得无可遁形。周围其他参观者也纷纷投来不赞同的目光,低声议论着这不合时宜的挑衅。
林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在周围无声的压力和徐卓远那毫无情绪却又极具压迫感的注视下,悻悻地瞪了脸色依旧苍白的苏雨一眼,含糊地嘟囔了一句“莫名其妙”,拉着同样尴尬的同伴快步离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