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陆地上的涟漪
2077年9月5日,上海海洋大学报告厅。
苏晚站在聚光灯下,台下坐满了学生、记者和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她手中的激光笔指向PPT最后一页——那是“蛟龙Ⅹ”号带回的生物矿化阶梯三维模型,幽蓝的光在幕布上流转。
“我们曾以为深渊是地球的伤口,现在才知道,它是地球的记忆库。”她的声音有些发颤,“那些矿化层不是石头,是九千年的时间在沉淀;那些生物电信号不是噪音,是一个文明在说‘我记得’。”
台下响起潮水般的掌声。后排一位穿墨绿西装的老人举着相机,镜头始终对准苏晚胸前的骨灰盒挂坠——那是苏念的遗物,此刻正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
与此同时,北京中科院深海研究所的会议室里,林昭正面对七位院士的提问。他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祖父的怀表,金属外壳贴着掌心,随着他的语速微微震动。
“您提到的‘集体意识’,有实证吗?”一位头发花白的院士敲了敲桌子。
林昭调出全息投影,那是“眼睛”传递的画面:九千年前的木筏、三千年前篝火旁的祈祷、百年前祖父深潜时的托举。“这些不是幻觉。”他说,“是我们与深渊共享的记忆。怀表里的骨片,苏晚外婆的骨灰,周远父亲的徽章……它们都是钥匙,证明了我们与深渊的联结不是偶然。”
散会后,周远堵在走廊里,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纸。“我爸的旧通讯录,”他压低声音,“最后一页有个加密号码,备注是‘深渊守护者’。”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知道,这场与深渊的对话,早已从实验室蔓延到了现实世界。
第二届 暗涌:利益与贪婪
一周后,《自然》杂志封面刊登了“马里亚纳海沟生物矿化阶梯”的研究成果,标题醒目:“地球最深处的九千年记忆”。
热度背后,暗流开始涌动。
“昭哥,有公司想买断我们的数据。”助理小吴敲门进来,手里攥着一沓文件,“环球资源集团,开价二十亿,说要开发‘深海矿物新来源’。”
林昭翻了两页,眉心拧成结。文件里详细标注了矿化层的钙化速率、神经肽成分,甚至附了他们绘制的“阶梯”三维图——这些本该锁在保险柜里的核心数据,被人精准泄露了。
“查IP。”他说。
与此同时,苏晚的手机弹出一条匿名短信:“想知道你外婆的秘密吗?明晚八点,外白渡桥。”
她攥着手机冲进林昭办公室:“是他们!当年母亲失踪后,就有人跟踪我外婆的研究!”
周远随后赶到,手里举着刚打印的资料:“环球资源的背景不简单,背后站着几个跨国财团。他们不仅在买数据,还在联系私人深潜器公司,准备绕过我们下潜。”
三人意识到,深渊的秘密一旦被利益裹挟,后果不堪设想。那些被九千年时光沉淀的矿化层,那些承载着集体意识的“眼睛”,可能沦为钻头下的碎屑。
“必须阻止他们。”林昭攥紧怀表,“祖父说过,深渊会用最古老的方式回应。或许……我们需要再下去一次。”
第三节 旧物:母亲的信
出发前三天,周远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从铁皮箱底翻出个蜡封的木匣。
“我妈的字迹!”他声音发颤,抽出里面的信纸。泛黄的纸页上,苏念的字迹娟秀依旧:“老周,若小远见到这封信,说明我没能回来。别自责,是我选择了留在‘眼睛’里。它在等我,也在等你。林深的骨片里有另一半钥匙,找到它,告诉小远——我们从未离开。”
信末附着张老照片:年轻的苏念和周川的母亲并肩站在深潜器前,两人脖子上挂着相同的玉坠。
“原来她们早就认识。”苏晚轻声道,“外婆的日记里提过,1995年有个女研究员和她一起分析骨板,叫陈月。我一直以为是笔误……”
“陈月是我母亲。”周远的手指抚过照片,“她失踪那年,我刚满五岁。”
林昭突然想起怀表里的骨片。之前扫描显示,骨片缺了右下角——或许另一半,就在周远母亲那里。
“所以‘阶梯顶端的钥匙’,是两块骨片合二为一?”苏晚推理道,“外婆和陈阿姨各持一半,用来……保护‘眼睛’?”
窗外暮色渐浓,三人站在实验室落地窗前,望着远处的深潜器基地。风掀起苏晚的发梢,她摸了摸胸前的挂坠:“外婆说‘回家’,或许不是指沉入深渊,而是让她的记忆回家——回到我们身上,回到该被记住的地方。”
第四届 再下潜:与守护者的约定
9月15日,“蛟龙Ⅺ”号载着三人再度启程。
这次深潜器加装了电磁护盾,以防环球资源的私人舰队干扰。林昭将祖父的骨片与周远找到的半枚陈月骨片合并,嵌入导航系统——两块骨头严丝合缝,组成完整的钥匙形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