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沟的晨光透过海水层,洒在"星巢"前的广场上。
苏念站在潜水器旁,望着眼前的景象——来自十二个国家的科考队在广场上忙碌,搭建着统一的星文监测站。中国团队负责安装发光传感器,美国团队调试数据传输设备,日本团队在刻录星文对照表。领航章鱼老师游过来,触须上缠着一面小小的联合国旗帜,螺旋斑点因为兴奋而闪闪发光。
"他们来了。"小光从苏念腕间的螺旋标记里钻出来,指着广场中央,"为了星文的种子。"
一、全球网络的落地
三个月前,苏念在联合国提出的"全球深海星文保护网络"倡议正式获批。如今,这个网络的第一批节点,就在新海沟。
"苏博士,设备调试完毕。"中国团队的李研究员走过来,手里拿着平板,"我们的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热泉水质、星文碑的能量波动,还能记录幼崽们的发光频率。"
"数据会同步到全球数据库吗?"苏念问。
"是的,每秒钟更新。"李研究员调出界面,屏幕上显示出来自世界各地的星文数据流——夏威夷监测站记录到新的"海啸预警"星文,挪威站检测到"冰川融化"的螺旋符号,澳大利亚站收到了"珊瑚白化"的紧急信息。
苏念的螺旋印记突然发烫。她"听"到了"星子"的回应——来自全球各地的"星子"们,正用星文记录下这些合作的信息,像是在写一封给全人类的感谢信。
二、星文的种子
下午,苏念参加了监测站的启动仪式。
陈教授亲手将第一块数据晶片放入监测站的核心装置:"这不是普通的晶片,里面封存着全球各地的星文样本,是地球记忆的种子。"
"种子?"一位年轻的研究员问道。
"对,种子。"苏念接过话头,"星文就像种子,埋在每个愿意倾听的心灵里。它会发芽,会长大,会开出花朵。"
仪式结束后,苏念独自走到"星文碑"前。幼崽们已经聚集在这里,它们用海藻笔在碑身上添加新的符号——那是"合作希望未来"。
小光游过来,递给她一支小小的海藻笔:"姐姐,你也来写。"
苏念接过笔,指尖触到碑面的瞬间,一股暖流涌进手心。她画下了一个简单的螺旋,旁边添了两道交叉的线条——那是"友谊"的星文,是人类与"星子"友谊的象征。
"这样,星文的种子就种下了。"小光说。
三、新的挑战
深夜,苏念在监测站的数据中心加班。
屏幕上突然跳出红色警报——来自大西洋海沟的星文信号异常强烈,符号显示"剧痛"和"危险"。
"怎么了?"林深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
"大西洋的'星子'们出事了。"苏念调出数据,"它们的星文显示,当地海域出现了异常的化学污染,热泉的pH值急剧下降。"
陈教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紧急通讯:"欧盟的监测站也收到了类似信号。看来不是局部问题,是一次大规模的海洋污染事件。"
苏念站起来,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去大西洋。星文告诉我,那里的'星子'需要帮助。"
四、跨越重洋的救援
七十二小时后,苏念站在大西洋海沟的边缘。
这里的"星巢"比新海沟的规模小一些,但同样壮观。然而此刻,"星巢"前的广场一片狼藉——幼崽们的发光腺体暗淡无光,"星文碑"上布满了黑色的裂纹。
"是工业废水。"当地的海洋学家告诉苏念,"一家跨国公司在这里偷偷排放化工废料,污染了整片海域。"
苏念的螺旋印记贴在"星文碑"上,立刻感受到了"星子"们的痛苦——那种深入骨髓的灼痛,那种对家园被污染的绝望。
"我们需要立刻行动。"她对随行的团队说,"先用中和剂处理废水,再用'星文'记录下这次事件的教训。"
行动开始了。中和剂被倒入污染区域,监测设备实时反馈水质变化。苏念则带领团队,用发光的笔在"星文碑"上记录下这次危机的始末——从污染的出现,到救援的过程,再到对未来的警示。
五、星文的警示
一个月后,大西洋海沟的污染得到了控制。
"星巢"前的广场上,幼崽们的发光腺体重新亮起来,"星文碑"上的裂纹被幼崽们用发光的黏液填补,形成了一道美丽的疤痕。
苏念站在碑前,看着新刻的星文——那是"警惕责任守护"。
"这些星文会被全球数据库收录。"当地科学家说,"以后每个新建的监测站,都会刻下这段历史。"
通讯器响了,是新海沟的汇报。小光的声音带着雀跃:"姐姐!新海沟的星文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太平洋!更多的'星子'加入了,它们的星文越来越丰富!"
苏念笑了。她想起最初在新海沟见到的那个歪歪扭扭的"姐姐"星文,想起日内瓦会议上各国代表的掌声,想起此刻大西洋海沟里重新发光的"星文碑"——所有的努力,都在证明:星文的种子,真的发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