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们看得更清楚——上百道发光轨迹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像被无形的手编织成网。有些光带纤细如丝,有些粗若巨蟒,最前端的光源处,总能窥见半透明的软体轮廓:有的带着大王乌贼的长触须,有的生着章鱼的多腕结构,甚至在更深处,他们看见了类似栉水母的伞状体,伞盖边缘跳动着同样的蓝光。
“我的天……”周川的声音带着惊叹,“这是一整个族群。”
苏念的手指在全息屏上飞舞:“它们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但形态差异极大。像是……不同演化路径的分支,却又共享着某种信息素通讯系统。”
林深盯着观测窗外。最近的发光体已经近在咫尺,那是一只体长不过两米的头足类,八条触须上布满发光腺体,其中一条正轻轻卷着一只巴掌大的幼崽——和之前那只巨型章鱼的幼崽几乎一模一样。
“它们在带幼崽迁徙。”苏念突然说,“所有发光体的移动方向都是热泉区。”
话音未落,整片海域的光网突然剧烈震颤。
前方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水温监测仪的数值开始疯涨。透过逐渐浑浊的海水,他们看见热泉喷口的黑色烟柱正冲天而起,周围的海水被染成乳白,无数白色的管虫从岩石缝里探出头,像在迎接一场迟到的复苏。
“热泉活动恢复了!”陈教授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当年就是因为人类过度开采地热能,导致喷口堵塞。现在……它们在疏通!”
林深终于明白。
那只巨型章鱼不是在守护幼崽,而是在守护整个热泉生态系统的重启。它的族群用信息素传递信号,引导不同分支的头足类生物聚集,用触须清理喷口的沉积物,用发光腺体为管虫群提供初始光源——那些幽蓝的光带,是重启生命的第一簇火种。
“探索者号”缓缓靠近最大的那团光网。
巨型章鱼的母亲正悬浮在喷口上方,它的触须不再攻击,而是温柔地卷起被泥沙覆盖的幼崽,将它们送到安全的管虫群中。它的琥珀色眼睛扫过“探索者号”,没有敌意,只有某种古老的、跨越物种的理解。
苏念打开样本舱,将之前采集的幼崽黏液释放回海里。那些微小的生物立刻被光网接纳,融入迁徙的队伍。
“我们该走了。”林深轻声说。
“等等。”苏念突然指向观测窗的角落。
在那片幽蓝的光网深处,一只最小的发光体脱离了队伍。它只有拇指大小,触须上的腺体还很暗淡,却固执地朝着“探索者号”游来。
“是幼崽。”周川的声音放得很轻。
小生物停在舷窗前,半透明的身体里,心脏位置的荧光点有节奏地跳动。它的触须轻轻碰了碰玻璃,像在道别,又像在致谢。
然后,它转身汇入了光网,跟着族群消失在热泉的雾霭里。
“探索者号”开始上浮。
苏念在日志最后添上一行字:“我们曾以为自己是探索者,如今才懂得——在马里亚纳的星海里,人类才是被守护的迷途者。”
当“深海之星”的甲板门打开时,咸涩的海风裹着阳光涌进来。林深仰头望着海面,那里的幽蓝光网似乎还在水面投下淡淡的影子。
周川突然说:“教授刚才发来消息,热泉区的生态指数正在飙升。管虫、虾类、鱼类……所有曾被破坏的物种都在回归。”
苏念笑了。她摘下手套,指尖还残留着幼崽黏液的清凉:“它们做到了。”
林深望着远处的海平线。那里,阳光正穿透云层,在海面上洒下金斑。而在更深的地方,无数星子仍在黑暗中发光,守护着属于它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蓝色星球的心跳。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完)
注:本章延续深海史诗感与生物共情主题,通过“星子回响”呼应前章,重点刻画不同头足类生物的共生关系与生态守护使命。可扩展方向:
补充热泉区生态复苏的具体细节(如管虫蜕皮、虾群洄游)
加入幼崽黏液样本的后续研究(发现抗高压/再生基因)
铺垫更大的世界观(暗示全球深海存在类似“星子族群”网络)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