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深沉、混浊、晦暗,表明疾病在体内且持续时间久、病情严重。面色浅浮、光泽、明显,意味着疾病在体表,且是新得之病,病情较轻。若面色既不枯槁晦暗,也不明亮光泽,则表明病情不太严重。疾病所现面色如云朵般消散,说明病情将愈,易于治疗;若面色凝聚、凝滞,则表示病情逐渐加重,难以攻克。
【注释】这是依据五色的晦明、聚散来辨别疾病的久暂、轻重以及易治或难治的诊断方法。颜色深称为沉,主病在体内,如果再加上混浊、晦暗,就主久病和重病。颜色浅称为浮,主病在体表,若有光泽且明显,主新病和轻病。如果面色既不枯槁晦暗,也不明亮光泽,就表明病情不太严重。凡是各种疾病所现面色,如云朵般散开,预示病将痊愈,容易治疗;若凝聚、凝滞,表明病情在进展,难以治疗。前面是以内外、上下、左右来分辨疾病的顺逆,这里是以颜色的浅深、晦明、聚散来分辨顺逆。
天庭部位出现拇指大小的黑色,颧骨部位出现拇指大小的赤色,即便病情稍有好转,也必然会突然死亡。嘴唇和面部呈现青黑色,五官出现黑色,或者面色如同擦残汗粉般呈现白色,这些情况都预示着死亡。
【注释】这是说明通过观察异常面色来诊断人是否会突然死亡的方法。“出如拇指”,是指颜色成块成条,凝聚不散。天庭出现拇指大小的黑色,两颧出现拇指大小的赤色,这都是水火相互冲射的征象,所以患病之人即便有时稍有好转,也必定会突然死亡。患病之人嘴唇和面部青黑,以及五官忽然出现黑色或白色,如同擦残汗粉的样子,即便当下看似无病,也都预示着会突然死亡。
若呈现善色,人理应不患病,这在道理上是恰当的;若出现恶色,即便当下没有病症表现,也必定预示着凶险灾祸。若五官显得凹陷薄弱,天庭、阙中部位不丰满开张,两颊侧及耳门处低平狭小,即便当下无病,也并非长寿之相。若人没有疾病,那必然是其神气强盛,向来与形体相称。
【注释】这是阐述见到某种面色却未察觉疾病时的诊断方法。善色,是气色俱佳的良好面色,拥有这种面色的人,按常理应当不会患病。恶色,是深沉、滞涩、晦暗的面色,即便此人当下没有疾病,也必定预示着凶险灾祸。所谓凶险灾祸,就如同相面之人所说,红色主操劳、口舌是非,白色主刑罚、丧服之事,黑色主意外之灾、凶死,青色主忧愁、诉讼、暴亡之类。五官凹陷薄弱,指的是五官骨骼凹陷、肌肉单薄。庭阙不张,是说天庭、阙中部位不够丰满、开张显明。蕃蔽卑小,是指脸颊两侧及耳门部位低平不宽广。这些都是即便无病却呈现出不长寿的形态,如果再加上恶色,又怎能承受得住呢!那些没有疾病的人,必定是其神气强盛,向来与形体相称。
肝脏有病时容易发怒,面色应当呈现青色,左侧会出现动气,还会伴有转筋、胁肋疼痛的症状。此外,还会出现各种风症,如肢体动摇抽搐、头目眩晕,疝气病,耳聋,眼睛视物模糊,如同将要被捕而惊恐的状态。
【注释】以下五条,都是阐明面色与病症相契合,本脏自身发病时,诊断虚实的方法。怒,是肝的情志表现,所以肝脏有病时就容易发怒。青,是肝对应的颜色,所以肝脏有病时面色应当呈现青色。肝脏的部位在左侧,所以患病时左胁会有动气,进而导致胁肋疼痛。肝主筋,所以患病时会出现转筋。掉,指的是肢体动摇抽搐。眩,指的是头目昏黑视物不明。肝主风,所以患病时会出现动摇抽搐、头目眩晕的症状。疝气与肝相关,所以会得疝病。肝与胆相表里,所以会出现耳聋。这些都是肝实症的表现。若肝虚,则会出现眼睛视物模糊、无所见,因为肝开窍于目。肝虚则胆气薄弱,所以时常会有如同有人将要抓捕自己的惊恐之感。
心脏有病,面色赤红,容易喜悦,舌头红且口干,脐上出现动气,会有心胸疼痛烦闷的症状。还会出现健忘、惊悸、怔忡不安等情况,若是实症,会发狂、神志昏蒙;若是虚证,则会悲伤凄凉。
【注释】喜是心的情志表现,所以心脏有病时就容易喜悦。赤是心的颜色,所以心脏有病时面色就会赤红。心开窍于舌,所以心脏有病时舌头会变得赤红。心主热,所以心脏有病时会口干心烦。心脏的部位在上焦,所以患病时脐上会有动气。胸部是心肺所处之处,所以患病时会心胸疼痛。健忘、惊悸、怔忡,都是心神不安的病症。热邪乘心导致心实,就会发狂、神志昏蒙;心神怯弱、心脏亏虚,就会时常悲伤凄凉。
脾脏有病,面色发黄,容易忧愁,当脐部位出现动气,喜欢思考但食欲减少,身体倦怠乏力,腹部胀满、肠鸣作响,腹部疼痛且伴有腹泻。若是实症,身体会沉重,腹部胀满,大便秘结。
【注释】黄是脾的颜色,所以脾脏有病时面色就会发黄。忧思是脾的情志表现,所以脾脏有病时就容易忧愁思虑。脾的部位在中焦,所以患病时当脐部位会有动气。脾主司味觉,所以患病时会食欲减少。脾主四肢,所以患病时会身体倦怠乏力。脾主腹部,所以患病时会腹部胀满、肠鸣、疼痛且腹泻。这些都是脾虚的病症。脾主肌肉,所以脾实症时,会出现身体沉重、腹胀满、大便秘结的症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