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手握玉玺,只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与自己体内修炼的“霸王杀”功法隐隐产生共鸣,那潜藏在血脉深处的野心与渴望,被这玉玺彻底点燃!他沉声道:“德谋之言,正合吾意!传我将令,明日便以旧伤复发为由,向袁绍辞行,全军拔营,返回江东!”
两人商议已定,孙坚将玉玺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又严令参与打捞的数名亲兵,务必保守秘密,若有泄露,格杀勿论!
然而,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孙坚麾下军士之中,恰有一人是汝南人士,与袁绍乃是同乡。此人平日里默默无闻,一心想要攀附高枝,出人头地。他无意中窥见了井中捞宝以及孙坚、程普密谈的部分情景,虽不明就里,却也猜到那定是了不得的宝物。此人心思活络,当夜便趁着换防的间隙,偷偷溜出孙坚大营,径直跑到袁绍寨中告密。
袁绍听闻此事,心中一动。虽然那士兵语焉不详,只说孙坚从井里捞出个发光的宝贝盒子,神神秘秘地藏了起来,但他何等人物?联想到传国玉玺失踪的传闻和孙坚急于离开的举动,立刻猜到了七八分。他不动声色地赏赐了那告密士兵,命人将其暗中留在营中。
第二日清晨,孙坚果然亲自来到袁绍大帐,拱手道:“盟主,坚旧伤复发,身体不适,难以继续在此效力,欲先率部返回长沙休养,特来向盟主辞行。”
袁绍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呷了口茶,缓缓道:“呵呵,文台将军是身体抱恙,还是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心病’啊?依我看来,公之疾,恐怕是因那传国玉玺而起吧?”
孙坚闻言,脸色骤变,握着刀柄的手指猛然收紧,但随即强自镇定道:“盟主何出此言?玉玺乃国之重器,岂会落入我孙坚之手?”
袁绍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盯着孙坚:“建章殿后苑那口枯井之中,捞出来的东西,现在何处?”
孙坚矢口否认:“我军清理废墟,事务繁杂,或有士兵拾得些许残破器物,却从未见过什么玉玺!盟主莫要听信小人谗言!”
袁绍冷笑一声,声音转厉:“文台!你我皆是汉臣,兴义兵,讨国贼,乃是为国除害!传国玉玺乃朝廷至宝,象征‘天命正朔’!你既侥幸寻获,理当交由我这盟主保管,待日后诛灭董贼,迎回天子,再复归朝廷!如今你却想将其私自藏匿,带回江东,莫非……是想效仿董贼,行那不臣之事吗?!”
这番话已是极其诛心!孙坚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手按剑柄:“袁本初!你休要血口喷人!玉玺究竟在何处,我孙文台根本不知!”
“好!好一个不知!”袁绍也站起身,眼神冰冷,“既然如此,便请文台将昨日所得之物取出,当众一验,以证清白!否则,休怪我袁某人不讲情面!”
孙坚怒发冲冠,指天发誓道:“苍天在上!我孙文台若真私藏传国玉玺,意图不轨,便叫我日后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魂魄堕入九幽,永世不得超生!”他这誓言蕴含了自身强大的“意”念,竟引动周遭天地元气微微波动,誓言仿佛化作一道无形的枷锁,悬于其头顶。
帐内诸侯见孙坚发起如此毒誓,又感受到那股“意”念的冲击,不由得面面相觑。不少人心中嘀咕:“文台将军连这等关乎身死道消、魂魄永沦的毒誓都发了,想必是真的没有得到玉玺吧?”
袁绍却是不信,冷笑一声,对手下喝道:“将昨夜来报信的那个士兵带上来!”
很快,那告密的士兵被带入帐中。袁绍指着他问孙坚:“文台!昨夜此人于井边打捞之时,可曾在场?!”
孙坚一看那士兵瑟缩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顿时怒火攻心,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身嗡鸣,凌厉的“煞气”直指那士兵:“无耻小人!竟敢诬陷于我!纳命来!”
“文台!休得放肆!”袁绍亦锵然拔出佩剑,剑身同样散发出属于世家门阀的华贵剑气,护住那士兵,“你想杀人灭口,欺我袁本初无人吗?!”
说时迟那时快,袁绍身后,侍立的颜良、文丑二人早已会意,同时拔剑出鞘!两股凌厉的“煞气”与“显圣小成”的武道威压瞬间弥漫开来,直指孙坚!
孙坚身后,程普、黄盖、韩当亦是“凝意大成”猛将,三人也毫不示弱,齐齐掣出兵刃,江东水战的凶悍“煞气”勃发,与对方气势悍然对撞!
帐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强大的“气”与“意”相互冲击、碰撞,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一场血战!其余诸侯连忙上前劝解,将双方隔开。
孙坚怒视袁绍,又扫了一眼帐内各怀鬼胎的诸侯,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善了,再留下去只会徒生变故。他冷哼一声,还剑入鞘,厉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说罢,头也不回地走出大帐,随即下令拔寨,带着满腔怒火和那足以倾覆天下的玉玺,率领江东兵马,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望着孙坚远去的背影,袁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收起佩剑,眼中寒光闪烁:“哼,孙文台,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传国玉玺,岂是你这江东莽夫所能拥有的?”他立刻回到帐中,提笔疾书,写下一封密信,用秘法加持,交给心腹之人,令其不分昼夜,以最快速度赶往荆州,将信送交荆州刺史刘表,请其务必在半路截住孙坚,夺下玉玺!他料定,以刘表的汉室宗亲身份和对皇权的维护之心,以及荆襄世家的力量,绝不会坐视孙坚带走玉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野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