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军见已彻底击溃曹操追兵,大胜之下,“煞气”更盛,遂不再停留,继续押解着天子与百姓,朝着长安方向而去,一路散播着恐惧与“怨煞”。
再说联军这边,各路诸侯依旧屯兵于洛阳废墟之上。孙坚心系国家,令人扑灭宫中余火,暂时将营寨设在昔日建章殿的基址上。又令军士清理宫殿瓦砾,并将被董卓发掘、破坏的帝王陵寝,尽力掩埋修复,以慰亡灵,稍减此地“怨煞”。他还在太庙的废墟上,命人草草搭建了三间简陋的殿屋,请来诸侯,重新供奉汉室历代先帝的神位,并宰杀太牢(牛羊猪)祭祀。仪式虽然简陋,但在场的诸侯,感受到那残存的、微弱的“宗庙正气”,以及孙坚身上那股肃穆的“忠义之意”,一时间也收起了不少杂念。
祭祀完毕,诸侯各自散去。孙坚回到自己的营帐,已是深夜。是夜星月格外明亮,交相辉映,洒落在一片焦土之上,更显凄凉。孙坚心绪难平,拔出古锭刀,按剑于膝,走出帐外露天而坐,抬头仰望夜空。
只见紫微帝星黯淡无光,周围更有丝丝缕缕的黑灰色“煞气”与“怨气”缠绕,久久不散。孙坚久经沙场,更能敏锐地感知到天地间弥漫的不祥气息。他不禁长叹一声:“帝星晦暗,国贼当道,致使万民涂炭,神京化为焦土,汉室气数……莫非真的要尽了吗?”念及国家危难,生灵涂炭,他这铁骨铮铮的江东猛虎,竟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就在这时,旁边一名亲兵忽然低声惊呼,指着不远处原先宫殿后苑的一口枯井方向:“将军快看!那井中……似乎有五彩毫光透出!”
孙坚心中一动,顺着亲兵所指望去,果然见到一口荒废的古井中,隐隐有淡淡的、五彩流转的光华,虽然微弱,但在月色下清晰可见,并且那光华似乎有驱散周围稀薄“怨煞”之气的效果。
“点起火把,随我来!”孙坚精神一振,立刻起身,带着几名亲兵朝那口井走去。“取绳索工具,下去打捞!”
士兵们遵命行事,点燃火把,将绳索放下井去。不多时,竟从井底淤泥中打捞起一具女子的尸身。奇怪的是,这女子尸身虽在井中日久,却丝毫没有腐烂的迹象,肌肤栩栩如生,仿佛只是沉睡。她身着早已过时的华丽宫装,脖颈上还挂着一个用特殊丝线编织的、看起来颇为古旧的锦囊。
孙坚心中好奇,命人小心翼翼地取下锦囊。锦囊入手温润,似乎材质非凡,隐隐有“正气”流转。打开锦囊,里面是一个小巧的朱红色木匣,匣子由一种不知名的红色硬木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更用一把小巧的金锁锁着。
找到钥匙打开金锁,启开匣盖的瞬间,一股沛然、浩瀚、至尊至贵的气息猛然从中散发出来!那气息纯粹而威严,仿佛蕴含着整个天下的气运,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匣子内,静静地躺着一方玉玺!
这玉玺方圆四寸,以上等美玉雕琢而成,温润通透,玉玺上方雕刻着五条相互盘绕的苍龙作为纽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玉玺一角略有破损,似乎是被什么东西磕碰过,但已用黄金巧妙地镶补好了。玺身之上,赫然镌刻着八个古朴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仿佛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散发出的“意念”与玉玺本身的“皇道正气”交相辉映,形成一股无形的力场,将周围的“怨煞”之气都逼退了数尺!
“传……传国玉玺!”孙坚虎目圆睁,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双手微微颤抖地捧起这方代表着至高皇权与“天命所归”的神物。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玉玺之内蕴含着难以想象的磅礴“气运”和历代真龙天子残留的“皇道意念”!这不仅仅是一件象征权力的死物,更是一件能够汇聚、引导甚至镇压天下“气运”的至宝!
他立刻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谋士程普,低声问道:“德谋,这……”
程普此刻也是激动得面色潮红,他家学渊源,博古通今,仔细端详片刻,声音也带着颤抖:“主公!这……这正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啊!此玉乃是昔日卞和献玉,楚文王解石所得的‘和氏璧’!后秦始皇一统六国,命丞相李斯以小篆刻此八字于其上,作为皇权象征,定名‘传国玺’。传说始皇巡狩洞庭,遇风浪,投玺于湖中方得平息;后巡狩华阴,又遇人持玺挡道,言‘持此还祖龙’,随后消失,玉玺复归于秦。秦亡,子婴献玺于汉高祖,此后代代相传。至王莽篡汉,孝元皇太后怒掷玉玺,砸中王寻、苏献,崩其一角,后以黄金补之。光武中兴,于宜阳重得此宝,遂为大汉正统象征,流传至今!此前十常侍之乱,劫少帝逃亡北邙山,混乱中此玉玺遗失,不想竟沉于此井之中!”
程普越说越激动,眼神炽热地看着孙坚:“那井中女尸,恐怕就是当年携玺出逃的宫人,遇难沉井,是这玉玺蕴含的‘皇道正气’保其尸身不腐!主公,这玉玺承载大汉四百年‘气运’,能自行择主!今日落入主公之手,绝非偶然!此乃‘天命’示警!天授主公,暗示您……必有承继‘九五之尊’的天命气运啊!洛阳已成废墟,‘怨煞’冲天,此地绝非久留之地!主公当立刻秘密返回江东,凭借此玺汇聚江东‘地脉之气’与‘水龙煞气’,再图后续大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野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