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示意他们把频谱图传送到主屏幕,仔细对比着两组波形。1976年的那场风暴他记忆犹新,当时月球车的咒阵差点失效,还是他连夜改良了"稳定咒"才稳住局面。"不是异常,是周期性脉动。"他指着波形的峰值,"每42年一次,和比邻星的恒星活动周期吻合。"林薇已经调出了恒星活动数据表,两组数据叠加在一起,完美得像用尺子画的。
年轻人们恍然大悟,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那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突然问:"陈院士,您当年在科多斯多瑞兹学习时,有没有遇到过跨星球的魔法共振?"陈晓想起导师曾说过的"宇宙魔法网",那时只当是浪漫的想象,现在却成了可观测的科学现象。"宇宙本来就是张连通的网,"他轻声说,"我们只是刚找到网线的人。"
家属院的紫藤架下,护工正帮几个孩子用"星际土壤"种花。土壤是从比邻星带回来的,掺了地球的腐殖质,在"活化咒"作用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小姑娘蹲在花苗前,用稚嫩的声音念着"长大咒",魔杖(其实是根装饰性的塑料棍)歪歪扭扭地划过泥土,花苗竟真的颤了颤,抽出片新叶。
"这孩子有天赋。"陈晓坐在轮椅上,看着小姑娘认真的模样,想起陈曦小时候在实验室追着魔杖跑的样子。时光像条环形的河,此岸与彼岸总在不经意间重叠。护工递来一串刚摘的"太空葡萄",颗粒比地球品种大两倍,果皮上的"甜化咒"纹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放进嘴里,甜得像含了颗小太阳。
2075年的中秋,太阳系与比邻星基地实现了"跨星际全息共宴"。陈晓坐在实验室的主位,看着全息投影中来自不同星球的亲人与同事围坐成圈。地球的长桌上摆着传统月饼,火星的屏幕里是用"银河兰"装饰的餐桌,比邻星的人们举着用花蜜酿的酒,每个人面前的餐具都刻着相同的"团圆咒",在各自的星球上泛着呼应的光。
"爸,我们做了'星际月饼',用比邻星的坚果和火星的枣泥做馅。"陈曦举着块月饼展示,饼皮上的咒阵在橙红色的光线下泛着金芒,"用'传送咒'给您寄了一盒,应该快到了。"话音刚落,实验室中央的"传送阵"就亮起金光,一个月饼礼盒缓缓浮现,打开的瞬间,月饼自动飘到每个人面前。
小虎的小孙子突然举着块月饼对投影喊:"陈太爷爷,您看我画的星星!"孩子把月饼举到镜头前,饼皮上用巧克力酱画着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旁边还刻着个微型"发光咒",在昏暗的房间里闪闪发亮。陈曦笑着擦掉孩子嘴角的巧克力,动作像极了当年的林薇。
王工生前养的蜜蜂后代,此刻正围着投影里的陈曦飞——全息投影的魔法场竟能吸引昆虫,是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奇迹。蜜蜂在投影边缘盘旋,翅膀振动的频率恰好与比邻星的魔法场共振,发出的嗡嗡声像首细碎的歌。"这是王爷爷在托蜜蜂问好呢。"林薇轻声说,眼眶有些湿润。
宴席过半,所有基地的人突然一起唱起了改编版的《歌唱祖国》,歌词里加了"星际航道魔法家园"这些新词,曲调却依旧激昂。陈晓跟着轻轻哼唱,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他看着投影里陈曦鬓角的白发,看着小虎眼角的皱纹,看着那些年轻而陌生的面孔,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故事在新的土壤里长出新的枝叶。
2078年的春分,比邻星基地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第一片"地球森林"在异星的土地上成林了。陈晓坐在深空通讯中心,看着屏幕里成片的"银河松"在橙红色的天空下舒展枝叶,树下的"星际蕨"连成绿色的地毯,其间点缀着"银河兰"的紫色花海。"松针的固氮效果比预期好40%,"陈曦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我们已经能在森林边缘种植小麦了,亩产达到地球的80%!"
屏幕里突然出现一台奇特的机器,正将森林落叶转化为魔法能量。"这是'生物质转化炉',用了您设计的'元素重组咒'。"一个年轻工程师指着机器解释,"落叶进去,能量出来,完全零排放!"炉口喷出的淡金色能量流像条小河,顺着管道流向基地的储能中心,在那里凝结成发光的能量块。
陈晓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一小块土地上,那里插着块木牌,上面用中文和比邻星通用语写着"希望田"。田里的小麦已经抽穗,在异星的风中轻轻摇曳,麦芒上的"抗逆咒"纹路泛着微光,像给地球的种子披上了铠甲。他想起1960年在苏联的雪夜,自己对着星空许下的愿望——让魔法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现在看来,这个愿望早已跨越了星球的界限。
深夜的书房里,陈晓铺开一张新的星图,上面标注着下一个目标星系的航线。林薇帮他调整了台灯的亮度,灯光在星图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年轻人们说,想往仙女座星系送'种子库'。"她轻声说,指尖划过星图上遥远的标记,"他们说,要让地球的绿意,染遍整个宇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一人纵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一人纵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