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相处,从最初的客套疏离,到后来的把酒言欢、倾心相交,共同经历破案、畅谈朝局、探讨学问,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寻常的官与侠、主与客,颇有了几分君子之交、惺惺相惜的知交意味。
离别在即,岳不群取出这方代表他个人的印鉴,郑重交到周文渊手中,言辞恳切:“周兄,江湖路远,朝堂风波恶。此印虽陋,却代表岳某一个承诺。他日若遇棘手难处,或是需岳某效劳之处,只需持此印信,托人传话至华山,凡岳某力所能及,定义不容辞,必当现身!”
这份承诺,重若千钧。一位江湖顶尖门派掌门的全力相助,其分量,周文渊心知肚明。
投桃报李,周文渊亦解下自己随身佩戴多年、象征着家族传承的一块羊脂白玉佩,回赠岳不群:“岳兄高义,文渊感佩。此玉佩虽不值几何,却是在下家传之物,随身已久。赠予岳兄,聊表心意。愿岳兄此去,一路顺遂,他日有缘,京城再聚!”
此刻,摩挲着这方还带着岳不群些许气息的印鉴,周文渊仿佛又看到了那位紫袍磊落、亦侠亦儒的身影,心中不免升起“知己远去”的淡淡离愁。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离别思绪之际,书房外传来了一阵急促而带着喜气的脚步声。
“大人!大人!京中吏部文书到了!”一名心腹长随手持一封盖着火漆印信的公文,满脸兴奋地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呈上。
周文渊回过神来,收敛心绪,接过公文,拆开火漆,仔细阅读起来。
公文的内容,让他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控制不住地露出了震惊与狂喜交织的神色!
这是一封嘉奖与升迁的调令!
文中高度赞扬了周文渊在任开州知府期间,尤其是近期成功破获困扰数府的“一阵风”连环盗窃大案,追回全部赃物,安抚地方,政绩卓着,彰显了其卓越的治理能力与刑名才干。
鉴于其功绩,朝廷特旨擢升:
周文渊,由正四品开州知府,擢升为从三品,任詹事府少詹事,即刻交接公务,赴京任职!
“詹事府少詹事……”周文渊喃喃重复着这个新的官职,心脏砰砰直跳。
詹事府,乃是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虽在当今“二龙不相见”的背景下,权力不如前朝,但依旧是清贵无比、接近权力核心的职位!尤其是对于他这等身上打着“清流”烙印的官员而言,能入詹事府,无疑是仕途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意味着他正式进入了朝廷高层的视野,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突如其来的升迁,如同一声春雷,在他心中炸响。他明白,这固然有他多年勤勉、以及破获“一阵风”大案带来的政绩加成,但恐怕也与朝中清流力量的运作,乃至……某种微妙的政治平衡需要,不无关系。
他下意识地又握紧了手中那方岳不群所赠的印鉴,心中百感交集。岳不群刚刚离去,这升迁的旨意便到了,仿佛是一种冥冥之中的衔接。
“即刻赴京……”周文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目光变得坚定而充满期待。他将那方印鉴小心翼翼地收好,与那封调令放在一处。
————
两日后。
京畿之地,官道上的积雪已被往来车马碾成了坚实的冰辙,道路两旁是皑皑白雪覆盖的田野和枯树林。巍峨的京城轮廓已然在望,那高耸的城墙如同一条灰色的巨蟒,匍匐在冬日的原野上,散发着帝都特有的庄严与压迫感。
岳不群一身风尘,牵着马,不疾不徐地朝着城门方向行去。脚下这条通往京师的官道,对他而言,并不陌生。这已是他第二次行走于此。
上一次,是一年前。那时,他是应朝廷征召,为救治因修炼《玉女心经》而走火入魔的裕王殿下,日夜兼程赶赴京城。那一次,他心怀忐忑,不知能否救回裕王,更不知此举会将华山派带往何种境地。最终,虽稳住了裕王的伤势,却也导致裕王寿元大损,至今已一年有余。
念及此处,岳不群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复杂难言的滋味。这一年,时光匆匆,恍如白驹过隙。江湖依旧纷扰,朝堂依旧波诡,而华山,却在他的命令下,紧闭山门,隔绝了外界的风雨,也沉寂了往日的声威。不知山中弟子们,这一年过得如何?师妹中则,又可曾怨他当初的决定?
思绪飘远间,那座承载了无数权力、欲望与秘密的巍峨巨城,已近在眼前。冰冷的城墙投下巨大的阴影,仿佛能吞噬一切。
岳不群不疾不徐地朝着城门方向行去。越是接近这权力中心,他心中越是警惕,紫霞真气在体内缓缓流转,耳目感知提升到了极致,留意着四周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果然,就在他距离城墙尚有数里之遥,一处官道旁的茶寮附近时,一个看似寻常、头戴斗笠、正在低头修理马鞍的汉子,突然直起身,看似无意地挡在了岳不群前行的路上。
岳不群脚步不停,眼神微凝,心中防备之心顿起,右手已悄然按上了腰间的剑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