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捕头向周文渊汇报,言明已向上级按察使司求援,暗示府衙对此事已无能为力之际,岳不群却并未驻足旁听。他的目光早已如同最敏锐的鹰隼,投向了那洞开的库房内部。
他缓步走入案发现场,步履轻盈,仿佛生怕惊扰了空气中可能残留的微弱痕迹。库房内光线略显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物品和淡淡灰尘的味道,混杂着一丝因翻动而扬起的、不易察觉的异样气息。
岳不群首先留意到的,是地面上那些用白粉清晰勾勒出的特殊标记——这是官府查案时,用来固定、标识现场发现的脚印、物品位置等关键证据的常用手法。在明代,尤其是嘉靖年间,随着《大明律》的完善和刑名经验的积累,现场勘查已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使用石灰粉或白垩粉标记痕迹是常见做法。
他的目光聚焦在几处被标记出的脚印上。这些脚印十分浅淡,若非刻意寻找,几乎难以察觉,显然留下脚印之人身法轻盈,落地时已将力道卸去了十之八九。脚印分布在库房门口、以及几处存放贵重物品的柜架之前,走向清晰,目的明确。
岳不群蹲下身,并未直接触碰那些标记,只是凝神仔细观察。他的眼神专注,瞳孔微微收缩,仿佛要将那些浅淡的印记烙印在脑海深处。他观察的不仅仅是脚印的形状,更是其深浅、间距、着力点的细微差异,以及脚印边缘泥土或灰尘被带起的微妙形态。
片刻之后,他心中已然有数,缓缓站起身。
恰在此时,周文渊打发走了王捕头,带着一丝最后的希望走到岳不群身边,低声问道:“岳先生,可曾看出些什么端倪?”
岳不群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脚印上,语气平静地开口道:“从此人留下的足迹来看,可推断几点。”
周文渊精神一振,连忙做出洗耳恭听之态。
“其一,年纪约在二十五岁上下。”岳不群伸手指向几个脚印的着力点,“观其步幅与落足时脚掌压力的分布,沉稳中犹带一丝年轻人特有的弹性和锐气,绝非四五十岁老成持重或气血衰败者所能有。其筋骨舒展,正处于体能与协调性的巅峰时期。”
“其二,男性,身高约在五尺一寸至五尺二寸之间(约合现代1.65米),体态纤细,体重应不足百斤(约合现代50公斤)。”他指向脚印的大小和深度,“脚印偏小,且入土极浅,说明此人身形不高,且体态轻盈。结合其能在不惊动护院的情况下潜入此地,必然不是魁梧壮硕之辈。此等身高体重,在男子中属纤细型。”
周文渊听得连连点头,这些细节,若非岳不群点出,他们这些官家人是决计看不出来的。
岳不群继续道,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研判:“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此人身法极其特殊,轻功路数偏向阴柔诡谲一脉,并非大开大合的正统路子。而且……”他顿了顿,指向库房内侧一个极为狭窄、仅容孩童通过的通风窗口附近,那里有一个几乎淡不可见的脚印标记,“……他能轻易抵达此处,并从此窗口痕迹判断,他有极大可能,精通‘缩骨’之类的冷门异术。否则,以此窗口之狭小,寻常成人绝难通过,更遑论携带赃物出入。”
周文渊闻言,倒吸一口凉气。缩骨功?这等只在江湖传闻中听过的奇技淫巧,竟然真的存在?他忍不住问道:“岳先生,您……您是如何从这些脚印中,看出这许多信息的?简直如同亲见!”
岳不群转过身,看向周文渊,解释道:“周大人,江湖各派,武学路数迥异,其轻功身法自然也各有特点,如同文人笔迹,各有风骨。修炼刚猛外家功夫者,落地沉猛,脚印深而边缘崩裂;修炼阴柔内家功夫者,则身轻如燕,脚印浅而边缘圆润。此人脚印浅淡异常,着力点集中于前脚掌,步幅均匀且带着一种独特的滑行感,乃是修炼了某种注重隐匿与敏捷的特定轻功所致。”
他进一步详细剖析:“至于年龄、身高、体重,则需结合步幅长度、脚印大小、深度以及压力分布来综合判断。年轻人气血旺盛,步履间自有其朝气;而身高体重与脚印尺寸、深浅更有直接关联。那缩骨功的推断,则是基于他能抵达常人难以企及的狭窄空间,并结合其纤细的体型做出的合理猜测。这些,皆是江湖经验,与贵衙门的刑名之术,算是各有所长吧。”
周文渊听完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解,脸上不禁露出叹服之色。他原本对岳不群这类“江湖武夫”虽因沈钧之故而保持客气,内心未必没有一丝士大夫的轻视。但此刻,岳不群展现出的这份洞察入微的眼力和基于庞大江湖知识的精准分析,彻底扭转了他的看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周文渊由衷赞道,语气中多了几分真正的敬重,“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岳先生真乃高人也!佩服!”
他立刻转身,对候在不远处的王捕头招了招手,将岳不群的分析结果一一转述,然后郑重吩咐道:“王捕头,立刻将岳先生推断的贼人特征详细记录下来:年约二十五,男,身高五尺一二,体态纤细,不足百斤,可能精通缩骨异术,轻功路数阴柔诡谲。然后,即刻安排人手,根据这些特征,在城内及周边暗中查访,重点排查近期出现的、符合这些特征的陌生面孔,尤其是行为鬼祟、有盗窃前科或可能与江湖人士往来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