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褪尽时,西院的铜铃就“叮铃”响了,比昨儿解厄后更脆,像裹了层槐花香。小石头拎着装清水的陶罐跑进门,刚踏上青石板,就见赵婆婆正蹲在老槐树下,手里捧着片沾露的槐叶,轻轻往树根旁的土上擦——土缝里竟冒出些细细的绿芽,不是护园芽的银光绿,是带着槐叶浅黄的嫩绿,像刚睡醒的小虫子,探着尖儿往晨光里钻。
“赵婆婆,这芽儿是啥呀?”小石头凑过去,陶罐搁在脚边,清水晃出细浪,“昨儿还没有呢,是不是老槐树长新根了?”
赵婆婆直起身,把槐叶夹在布兜里,指了指那排绿芽:“这是‘槐礼芽’,老槐树谢咱们的礼。昨儿咱们解了虚气,还敬了泉脉,它记着情,就从根上发了芽——这芽儿金贵,能当茶泡,也能拌在面里蒸馒头,吃着带股子槐香,还能护着咱们少招虚气。”
话音刚落,沈砚就拎着竹篮走进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白面馒头,热气裹着麦香飘过来:“赵婆婆,石头,我娘说今早蒸了软馒头,让给大伙儿分分,正好就着槐礼芽尝尝。”他刚把竹篮放在藤架上,就看见老槐树下的绿芽,眼睛亮了亮,“这芽儿看着嫩,摘点泡在粥里肯定香。”
“别急着摘。”赵婆婆拉着他蹲下来,手指轻轻碰了碰芽尖,晨露滚落在土上,“刚冒头的芽儿最嫩,得等日头晒会儿,把露气散了再摘,不然带着潮气,泡出来的茶会发沉。咱们先去给泉脉敬水,回来再拾掇它。”
小石头赶紧拎起陶罐,沈砚也跟着拿了个空碗——昨儿赵婆婆说,中元的气要过了晌午才散,今早得再给泉脉和老槐树各敬一次清水。三人走到泉眼边,泉眼的水清亮亮的,映着晨光像碎银,小泥鳅正绕着飘在水面的干槐叶游,尾巴扫过叶边,把槐叶转得打旋儿。
“泉脉,谢你昨儿护着苏晓,护着芽儿。”小石头捧着陶罐,慢慢把清水倒进泉眼,水流过指尖时,竟带着点暖,不像昨儿那么冰。赵婆婆则从布兜里掏出片干槐叶,放在水面上:“给你添片叶,挡挡晨露的凉。”沈砚也学着样子,把碗里的清水轻轻泼在泉眼边的青石板上,水珠溅起来,落在护园芽上,银光闪了闪,像在点头。
敬完泉脉,日头已经爬过槐树冠,晨雾散得差不多了,阳光洒在老槐树下的槐礼芽上,芽尖泛着浅黄的亮,看着更嫩了。赵婆婆从竹篮里拿出个小竹筐,递给小石头:“你手轻,摘芽儿的时候只掐尖儿,别伤着根,留着根还能再发。”
小石头蹲下来,指尖捏着芽尖轻轻一掐,槐香就飘进了鼻子里,清清爽爽的,像含了口槐花蜜。沈砚也跟着摘,两人把摘好的芽儿放在竹筐里,没一会儿就摘了小半筐,芽尖堆在筐里,嫩得能掐出水来。
“够了够了,再摘就伤着树了。”赵婆婆把竹筐拎起来,闻了闻,脸上笑开了花,“这芽儿香得正,一会儿给苏晓送点,她昨儿受了虚气,泡点槐礼芽茶喝,能暖身子。”
正说着,就听见巷口传来苏晓的笑声,还有凌峰的吆喝声。两人走进来,苏晓手里拎着个布包,凌峰则扛着个新编的竹匾——竹匾是凌峰爹昨儿连夜编的,比之前的更密,还刷了层桐油,看着亮闪闪的。
“赵婆婆,石头,沈砚哥!”苏晓跑过来,把布包打开,里面是些晒干的野菊花,黄灿灿的,“我娘说昨儿听胡叔说要种野菊,就找了些去年晒的种子,今儿正好种在护园芽中间,等开花了,园里就更热闹了。”
凌峰也放下竹匾,挠了挠头:“我爹说昨儿竹匾敞着招了虚气,特意编了个新的,以后晒茶晒芽儿,都用这个,晚上收的时候再盖层布,就不怕虚气了。”
赵婆婆接过野菊种子,放在手心看——种子粒儿饱满,还带着点菊香:“正好,今儿日头好,咱们先把野菊种种上,再把槐礼芽晒一晒,傍晚就能泡茶喝了。”
众人立马忙活起来。胡叔和李伯已经到了,正蹲在护园芽中间挖坑——坑不能太深,也不能太密,赵婆婆说野菊喜阳,得让每颗种子都能晒到太阳。苏晓和小石头负责撒种子,凌峰则拿着小锄,把撒好的种子轻轻埋上土,再浇点泉眼的水。张婶和王嫂也来了,张婶拎着竹篮,里面装着刚烙的槐花饼,王嫂则带来了个新陶罐,说要装晒好的槐礼芽。
“石头,你撒种子的时候匀着点,别扎堆。”苏晓手里的种子快撒完了,抬头看见小石头把种子往一个坑里撒,赶紧提醒他,“扎堆了长不开,野菊就长不壮了。”
小石头赶紧停手,把手里的种子匀到旁边的坑里:“知道了,我就是觉得这儿的土软,想让野菊长得快些。”
胡叔笑着说:“土软是好,但种子也得有自己的地儿,就像咱们住房子,得一间一间的,挤在一块儿可不行。”
众人都笑了,凌峰也停下手里的活,说:“可不是,我家的小鸡崽要是挤在一个窝里,就会打架,野菊种子也一样,得给它们留够地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