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野菊种子就种完了,护园芽中间多了一排排整齐的小土坑,上面还留着浇过水的湿痕,看着像给护园芽编了个黄灿灿的小网。赵婆婆蹲下来,用手轻轻拍了拍土:“过个五六天,就能冒芽儿了,到时候咱们再给它们松松土,施点肥,等秋天就能开花了。”
种完野菊,众人又开始晒槐礼芽。凌峰把新竹匾放在藤架下的向阳处,张婶则把槐礼芽摊在竹匾上,摊得薄薄的,像层嫩绿的毯子。阳光洒在芽儿上,晨露慢慢散了,槐香也更浓了,飘得满园都是,连泉眼的水都映着点绿,像染了槐礼芽的色。
“这芽儿晒半个时辰就行,晒久了就老了,泡出来的茶就不甜了。”赵婆婆坐在藤架下,喝着刚泡的槐花茶——茶是昨儿晒好的,加了点新摘的槐礼芽,茶汤浅绿,喝起来又香又甜,比之前的更暖。
众人也围坐在藤架下,吃着张婶带来的槐花饼,喝着槐花茶。槐花饼外酥里软,咬一口全是槐香,配着清甜的槐花茶,暖得人心里发甜。小石头咬着饼,看着竹匾上的槐礼芽,忽然想起昨儿赵婆婆说的“承情”,觉得这园里的一切,都是在互相承情——老槐树承着众人的敬,就发了槐礼芽;泉脉承着众人的敬,就护着小泥鳅和芽儿;野菊种子承着众人的盼,就会努力发芽开花。
“对了,赵婆婆,昨儿你说槐礼芽能拌在面里蒸馒头,咱们傍晚蒸点试试呗?”张婶吃着饼,忽然提议,“我家还有点白面,再掺点玉米面,蒸出来又香又软,正好给大伙儿分分。”
王嫂也点头:“我家还有点红糖,撒在面里,蒸出来就是甜的,孩子们肯定喜欢。”
赵婆婆笑着答应:“好啊,傍晚日头不那么毒了,咱们就动手蒸,让大伙儿尝尝老槐树的礼。”
正说着,就看见巷口走来个陌生的老头——老头穿着件灰布衫,手里拎着个旧布包,头发花白,却精神得很,手里还拄着根槐木拐杖,拐杖头刻着个小小的槐叶符号,跟之前星议圆盘上的有点像。
“请问这儿是西院吗?”老头走进来,目光落在老槐树上,眼神里满是欢喜,“我是从山外过来的,听人说这儿有棵老槐树,还能发槐礼芽,就想来看看。”
赵婆婆站起来,笑着迎上去:“是啊,这儿就是西院,您是来寻槐礼芽的?”
老头点了点头,打开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槐叶,还有个小小的瓷瓶:“我姓槐,是守槐人,专门护着山里的老槐树。昨儿夜里,我梦见这棵老槐树给我托梦,说它发了槐礼芽,还解了虚气,让我来送点东西。”他把瓷瓶递给赵婆婆,“这里面是‘槐露’,是清晨的槐叶上的露水,晒了七七四十九天,能泡槐礼芽茶,更暖身子,还能护着芽儿不招虫。”
众人都惊讶了,小石头凑过去看瓷瓶——瓶身上刻着跟拐杖头一样的槐叶符号,里面的槐露清澈见底,还带着点槐香。
“守槐人?”胡叔走过来,接过瓷瓶看了看,“我年轻时跟着我爹去过山外的滩涂,也听过守槐人的事,说你们能跟老槐树说话,还能护着它们,没想到今儿真见着了。”
槐老头笑了,拄着拐杖走到老槐树下,伸手摸了摸树干:“这棵老槐树有些年头了,根脉通着山外的槐林,昨儿它受了虚气,山外的槐林都有动静,我就知道它出事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解了厄,还让它发了槐礼芽,真是有心了。”
他又从布包里拿出些槐叶种子,递给胡叔:“这是‘槐籽’,种在老槐树周围,能长出小槐树,以后小槐树长大了,就能跟老槐树一起护着这西院,也能发更多的槐礼芽。”
胡叔接过槐籽,放在手心看——籽儿黑亮,还带着点槐香:“多谢您了,我们一定好好种,让老槐树有伴儿。”
槐老头又跟众人聊了会儿,说这老槐树是山外槐林的“槐首”,能通灵性,还能护着周围的地界儿,之前星议的圆盘来,也是因为老槐树的灵性太足,怕招了寒灵,现在有了槐礼芽和护园芽,还有野菊,老槐树就能更安心地护着西院了。
聊到日头偏西,槐老头才起身告辞:“我还得去山外的其他槐林看看,就不多留了。以后要是老槐树有啥动静,你们就对着槐叶喊我的名字,我就能听见。”他又看了眼竹匾上的槐礼芽,笑着说,“这芽儿晒得正好,傍晚泡茶喝,能暖到心里去。”
众人送槐老头到巷口,看着他拄着槐木拐杖慢慢走远,拐杖头的槐叶符号在夕阳下闪着光,像颗小小的星星。
“没想到还有守槐人,真是稀奇。”凌峰看着槐老头的背影,小声说,“还能跟老槐树说话,太厉害了。”
赵婆婆笑着说:“这世上的事,只要你敬着它,它就会跟你亲近。老槐树护着咱们,守槐人护着老槐树,咱们又护着这园里的一切,都是互相承情,互相护着。”
回到西院,日头已经不那么毒了,竹匾上的槐礼芽也晒好了——芽儿变成了浅绿色,还带着点黄,槐香更浓了。张婶和王嫂赶紧回家拿白面和红糖,胡叔和李伯则把槐籽种在老槐树周围,苏晓和凌峰负责浇泉眼的水,小石头则蹲在竹匾旁,把晒好的槐礼芽装进王嫂带来的新陶罐里,还在罐口系了根红绳,像张婶装茶那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