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荣国府的角门在夕阳下投下沉重的影子。
贾政的官轿碾过青石板路,轿夫们沉稳的脚步声惊起了檐下归巢的燕子。
他掀开轿帘,扑面而来的是府中熟悉的玉兰花香,混合着厨房飘来的膳食香气。
“老爷回府了!”
小厮们高声通报,声音在回廊间层层传递。
贾政很快就熟悉了在府中的优越生活,心中畅快。
贾政穿过垂花门,迎面遇见匆匆赶来的赖大。
“老爷,老太太在荣庆堂等着呢,说是有急事。”
赖大低声禀报,眼神中带着几分异样。
贾政心中一动,加快了脚步。
荣庆堂内灯火通明,贾母端坐在上,邢夫人、尤氏和王熙凤分坐两侧,唯独不见赵姨娘。
贾母见他进来,连忙招手:
“老二,快过来,可把我等坏了!”
贾政上前请安,目光扫过众人,见贾母面色凝重,便知事有蹊跷。
“母亲唤儿来,可是为了婚期之事?”
“正是!”
贾母拍了拍扶手,
“下月初九就大婚了,可不能再拖了!“
“我刚遣人去秦府,听说可卿那孩子这几日茶饭不思,夜夜失眠,压力大得很呢!”
王熙凤在一旁附和:
“老祖宗说得是,秦妹妹也是可怜,这么大的婚事,又是陛下赐婚,难免紧张。”
“好在二叔能把她娶下,这下她也能安心些了。”
贾政叹了口气:
“是儿疏忽了,这几日在工部实在太忙,竟没顾上多去看看她。”
贾母摇摇头:
“我知道你忙,可这婚事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还有一件事,”
她顿了顿,眼神示意众人退下,
“老二,你如今是三品大员了,身边没个人伺候怎么行?虽说马上要娶可卿了,但这几日......”
贾政心中咯噔一下,隐约猜到了贾母的意思。
“母亲,儿知道了,会安排好的。”
“你知道什么!”
贾母没好气地说,
“我看你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连房里的事都忘了!”
“赵姨娘这几日伺候我还算尽心,人也变得懂事了,我让她今晚去你书房伺候,你可不许给我推三阻四的!”
贾政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贾母会做这样的安排。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对赵姨娘原本没什么好感,只觉得她是个贪图小利、搬弄是非的女人。
但自从王夫人倒台后,赵姨娘确实像变了个人,不仅安分守己,还时常在贾母面前表现得乖巧懂事。
“母亲,这......”
贾政有些犹豫。
“这什么这!”
贾母打断他,
“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不就是觉得赵姨娘出身低吗?”
“但她毕竟是你房里的人,如今府里正是用人的时候,你就不能体谅体谅我的苦心?”
“再说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整天只想着工作,也得为贾家传宗接代考虑考虑!”
贾政看着贾母期盼的眼神,到了嘴边的拒绝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贾母是为了他好,也是为了贾家的香火考虑,贾珠去世,二房只有一个宝玉,太少了。
“儿知道了,一切听母亲安排。”
贾母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这就对了!快去书房吧,赵姨娘应该已经在那儿等你了。”
贾政告辞离开荣庆堂,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本打算回书房继续修炼弥陀经,提升自己的修为,没想到却接到了这样的 “任务”。
作为一个前世的社畜,他对男女之事虽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从未如此被动过。
主要是前世主动也没有机会不是,不成想竟然被逼着,心中惬意中有点点羞涩!
来到书房外,贾政果然看到一个身影在门口徘徊。
那人穿着一身半旧的粉色软缎袄,下身是葱绿裙子,正是赵姨娘。
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与平日里在贾母面前的殷勤模样判若两人。
赵姨娘听到脚步声,连忙转过身来,脸上立刻堆起笑容:
“老爷回来了?”
贾政点点头,推门进了书房。
屋内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脂粉味。
书案上放着一壶温热的茶水,两个茶杯,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
“老爷累了吧?快坐下歇歇,我给您沏茶。”
赵姨娘连忙上前,动作熟练地拿起茶壶。
贾政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这个赵姨娘,真的是自己认识的剧情中的那个赵姨娘吗?”
“她的眼神中没有了往日的贪婪和算计,反而多了几分温顺和怯懦。
“你......”
贾政刚想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姨娘将沏好的茶递过来,低着头说:
“老爷,老太太让我来伺候您,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贾政接过茶杯,指尖触碰到她的手指,只觉得一片冰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