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队伍的尘土还没在西南方向散尽,庄西大顺军驻地的斥候就已经把消息报给了带队将领李三。李三捏着手里刚啃了一半的红薯干,眉头先皱后松——清军走了,明军也走了,这宋家庄突然就成了这一带没主的“香饽饽”,可他手里就二十来个弟兄,连攻城的云梯都凑不齐,真要动手,怕是连庄墙的边都摸不到。
“将领,咱们现在怎么办?”身边的士兵凑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跃跃欲试,“明军都走了,就剩咱们了,要不咱们去逼宋阳把庄里的粮食都交出来?”
“交出来?”李三白了他一眼,把红薯干塞进怀里,“就咱们这二十个人?你忘了宋阳那震天雷?上次在庄外炸的坑,能埋了你我两个!再说,宋家庄的庄墙比咱们营地的栅栏还结实,真要打,咱们这点人不够填壕沟的,回头弟兄们折在这里,我怎么向营里的将军交代?”
士兵被怼得哑口无言,挠着头道:“那……那咱们就这么看着?之前说好的‘筹粮基地’,现在就剩咱们,总不能白来一趟吧?”
“白来?怎么会白来。”李三嘴角勾起一抹笑,“宋阳那小子精得很,知道咱们虽然人少,背后却有闯王的大军撑着。他不敢得罪咱们,咱们也犯不着跟他硬刚——不如顺水推舟,拿点实在的好处回去复命。”
说罢,李三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对着士兵道:“备马,跟我去宋家庄一趟。记住,到了庄里,腰杆挺直点,别让人看出咱们底气不足。”
半个时辰后,李三带着两个亲兵,骑着一匹瘦马,慢悠悠地到了宋家庄庄门口。王二柱早得了宋阳的吩咐,见他们来,没像之前那样戒备,只是按宋阳的交代,隔着门喊:“李将领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让宋阳出来见我!”李三故意抬高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威严,“清军和明军都走了,这一带现在就属咱们大顺军的人,我来和他说句要紧事。”
王二柱转身去通报,没一会儿就引着宋阳出来了。宋阳依旧是那身粗布长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对着李三拱手:“李将领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明军刚走,庄里还在收拾,没来得及去拜访,倒是让将领亲自跑了一趟。”
李三勒住马,居高临下地看着宋阳,目光却不自觉扫过庄墙上隐约可见的震天雷木架——那黑黝黝的铁壳子,让他想起之前庄外的爆炸声,语气不自觉软了几分:“宋庄主倒是机灵,清军和明军都走了,还能守着庄子安稳度日。”
“都是托闯王的福。”宋阳顺着他的话头接话,“之前若不是将领派弟兄们在庄西巡逻,明军说不定早就来逼粮了。如今另外两方都走了,往后宋家庄能不能安稳,还得靠闯王的仁义之师庇护。”
这话正好说到李三的心坎里。他要的就是宋阳这句“靠闯王庇护”,有了这句话,他回去复命时,就能把“没能攻占庄子”说成“招抚宋家庄为大顺筹粮基地,得其主动归附”,不仅能交差,说不定还能得些赏钱。
“算你识相。”李三清了清嗓子,摆出将领的架子,“闯王率仁义之师,本就不是要为难百姓,只要你真心归顺,按时缴纳筹粮,闯王自然会庇护宋家庄。如今清军和明军都走了,这一带的流寇、散兵不少,我给你留个信物,也好让旁人知道,宋家庄是咱们大顺罩着的。”
说罢,他从亲兵手里接过一面折叠的旗子,扔给宋阳。宋阳伸手接住,展开一看——是一面半旧的“顺”字旗,旗面边缘磨得发毛,右上角还破了个巴掌大的洞,颜色也褪得发淡,显然是从旧帐篷上拆下来缝的,透着几分仓促和窘迫。
“这面‘顺’字旗你挂在庄西,往后不管是散兵还是小股流寇,见了闯王的旗号,都不敢来招惹你。”李三语气说得郑重,眼神却有些闪躲——他自己都知道这面旗子没多大威慑力,不过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宋阳却配合地将旗子拢在手里,对着李三躬身:“多谢将领体恤!有闯王的旗号在,庄民们也能安心了。之前说好的五日后送五十石粮食,草民已经让庄民们开始筹措,今日就先送二十石过去,让弟兄们先垫垫肚子,剩下的三日后续上。”
这话让李三的眼睛瞬间亮了——本以为只能拿个“庇护”的名义回去,没想到宋阳还主动提前送粮,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他脸上的笑容再也藏不住,语气也热络起来:“宋庄主果然是爽快人!有你这份心,闯王要是知道了,定然会记挂你的好处。”
宋阳顺势道:“都是草民该做的。只是草民能力有限,往后筹措粮食时,若是遇到散兵骚扰,还得劳烦将领派弟兄们多照应。”
“好说!”李三拍着胸脯应下,“只要你按时送粮,庄西一带的安全,我包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宋阳让人把提前准备好的二十石粮食搬到大顺军的马车上——袋子依旧是半满,里面混着少量麸皮,却足够让李三在营里交差。李三看着马车上的粮食,满意地点了点头,也没再多留,对着宋阳拱了拱手:“我就先回去复命了,剩下的粮食,三日后我派人来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玉佩求生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