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看这开头的诗,写的是汉武帝半夜建祭坛求仙,又是玉女挪香案又是金人捧露盘,最后还不是茂陵埋了弓剑,石马陪着蔓草冻得慌。说白了就是 “求仙都是空,到头一场梦”,可咱们接下来要聊的西门庆,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一门心思要靠 “氪金敬神” 给自家娃求平安,还顺便把家里的 “宫斗戏” 又推上了一个小高潮。
话说那天早上,西门庆刚从潘金莲房里爬起来,潘六姐昨晚那叫一个 “猛女追爱”,又是抹眼泪又是说软话,手里攥着鲛绡帕子,语气温顺得能掐出水来,满心以为 “撒娇女人最好命”,能把西门庆这颗 “浪子心” 给拴住。结果她哪儿知道,西门庆早就背着她在外面 “偷偷氪金” 了 —— 给王六儿在狮子街石桥东边买了套大 house,花了整整一百二十两银子!这房子搁现在那也是 “改善型住宅”,门面两间,往里走到底四层,一层当客厅招待客人,一层摆佛像供祖宗,一层夫妻俩住,最后一层当厨房,分工明确,比现在的商品房户型还合理。
自打王六儿搬进去,街坊邻居一看是西门庆家的 “关系户”(韩道国是西门庆的伙计),那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是送茶又是送点心,还凑钱办了个 “乔迁宴”。中等人家见了韩道国两口子,一口一个 “韩大哥”“韩大嫂”,地位低点的直接喊 “叔”“婶”,那客气劲儿,跟见了小区物业经理似的。更绝的是韩道国,西门庆一来,他立马找个借口去铺子里 “加班”,把老婆单独留给西门庆 “深入交流”,这觉悟,说是 “当代赘婿天花板” 都不过分。街坊们就算看在眼里,也没人敢多嘴 —— 西门庆有钱有势,真要是惹了他,说不定第二天自家门都找不着,这不就是古代版 “有钱能使鬼推磨” 嘛!就这么着,西门庆一个月往王六儿那儿跑三四回,俩人好得跟烧红的火炭似的,谁都插不进去。
眼瞅着就到腊月了,西门庆家跟现在过年似的,忙得脚不沾地 —— 不是给东京的大官送节礼,就是给府县、军卫这些本地 “领导” 打点关系,生怕来年生意受影响。正忙着呢,玉皇庙的吴道官派徒弟送来了四盒礼物,还有天地疏、新春符、谢灶诰这些 “宗教周边”。西门庆当时正在上房吃饭,玳安拿着帖子进来,上面写着 “玉皇庙小道吴宗哲顿首拜”。西门庆看完,故作大方地说:“这出家人,还挺会来事。” 转头就让书童封了一两银子当回礼,还让玳安把帖子送回去。
这时候吴月娘说话了,跟个 “家庭纪委书记” 似的,直接点题:“人家出家人年年过节给你送东西,你还记得去年李大姐生官哥儿的时候,你许了愿要打醮吗?正好让吴道官给办了呗!” 西门庆一听,一拍大腿:“哎哟!要不是你提,我早把这茬忘到后脑勺了!” 月娘立马开启 “吐槽模式”:“你这记性比鱼还不如!谁家许愿能忘了?你嘴上随便说说,神仙可都记着呢!怪不得官哥儿天天哭哭唧唧的,我看就是你这愿没还,神仙故意压着他呢!” 西门庆被怼得没话说,赶紧打圆场:“行吧行吧,那正月就去吴道官庙里还愿,顺便把官哥儿寄名在那儿,求个平安。”
月娘又补了一句:“李大姐昨天还说,官哥儿总闹小病,想给孩子求个外名。” 西门庆大手一挥:“求啥外名,直接寄名在吴道官那儿不就完了!” 说完就问玳安:“吴道官庙里来的是谁?” 玳安说:“是他二徒弟应春。” 西门庆立马起身往外走,应春一见他,“扑通” 就跪下了,跟见了皇上似的:“家师父让小的给老爹问好,没什么好东西孝敬,就送了点天地疏和薄礼,给老爹赏人。” 西门庆象征性地扶了他一下,还了半礼:“多谢你师父费心。” 接着就让应春坐,应春哪儿敢坐,一个劲儿说 “小道不敢”。西门庆假装不高兴:“让你坐你就坐,我有话问你。”
应春这才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挪到旁边,屁股只沾了个边,紧张得手心都冒汗:“老爹有啥吩咐?” 西门庆说:“正月我要还愿,还要给我儿子寄名,你师父有空没?” 应春一听,立马站起来,声音都拔高了:“老爹吩咐,别说这点事,就是再大的经事,师父也不敢推辞!您想订在正月哪天?” 西门庆想了想:“就初九吧,那天不是天诞嘛,吉利。” 应春眼睛一亮:“哎哟老爹,您太会选日子了!这天不仅是天诞,《玉匣记》上还说‘律爷交庆,五福骈臻’,办斋醮最合适不过了!您打算办多少醮款?” 西门庆说:“今年七月生娃的时候,许了一百二十分清醮。” 应春又问:“那要请多少道士?”“十六个吧。”
说完,西门庆就让人摆桌子给应春倒茶,还先封了十五两经钱,另外又给了一两银子当节礼,顺带说:“道士们的衬施不用你师父准备,香烛纸钱这些我都让人带过去。” 应春这下彻底慌了,又是磕头又是道谢,嘴里不停地说 “多谢老爹恩典”,走的时候差点顺拐,那高兴劲儿,跟中了彩票似的,估计回去能跟吴道官吹三天三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