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正月初八,西门庆提前派玳安去送 “敬神大礼包”:一石白米(搁现在差不多一百二十斤,够道士们吃大半个月)、一担阡张(就是那种黄纸,烧给神仙的 “硬通货”)、十斤官烛(跟现在的大号蜡烛似的,点起来贼亮)、五斤沉檀马牙香(这香一烧,整个庙都得香飘十里)、十六匹生眼布(给道士们做衣服的),还有一对京段(高档绸缎,相当于现在的奢侈品面料)、两坛南酒(当时的 “名牌酒”)、四只鲜鹅、四只鲜鸡、一对猪蹄、一块羊肉,最后还加了十两银子,这阵仗,比现在给领导送礼还夸张,简直是 “氪金玩家” 的顶级操作。
西门庆还提前发了帖子,请了吴大舅、花大舅、应伯爵、谢希大四个 “陪玩”。陈敬济这小子,作为西门庆的女婿,主动请缨先去庙里 “踩点”,骑着小毛驴就出发了,活脱脱一个 “拎包小弟”。
到了初九这天,西门庆干脆没去衙门上班,大清早起来就穿得人模狗样 —— 头戴官帽,身穿官服,骑上那匹标志性的大白马,后面跟着一群仆从,前呼后拥,跟现在明星出街似的,浩浩荡荡出了东门往玉皇庙去。还没到庙门口,就看见门口挂着彩绸宝幡,搭了过街榜棚,那排场,跟现在景区办活动似的。
等走到山门前下马,西门庆抬头一看,好家伙,这玉皇庙是真气派!青松翠柏长得比人还高,朱红大门上钉着金钉子,玉石栏杆的小桥底下映着轩窗的影子,碧绿的瓦当配着雕花的屋檐,栏杆上还挂着绣着花纹的帷幕。七间大殿正中间挂着皇上赐的金书匾额,两边的长廊上画满了天神天将,看着就威风。三天门外,离娄和师旷的雕像凶神恶煞,台阶两边,白虎和青龙的石像跟真的一样。八宝殿前站着长生玉女,九龙床上坐着金身佛像,金钟一响,感觉全世界都得跟着拜佛,玉磬一敲,连天上的神仙都得低头。朝天阁上能听见道士们念经的声音,演法坛里晚上还能听见玉佩碰撞的响声,西门庆心里直嘀咕:“这地方比我家还气派,难怪吴道官这么能赚钱!”
西门庆从正门进去,头一座流星门上,立着个七尺高的朱红牌架,两边贴着门对,写着 “黄道天开,祥启九天之阊阖,迓金舆翠盖以延恩;玄坛日丽,光临万圣之幡幢,诵宝笈瑶章而阐化”,翻译过来就是 “今天是好日子,神仙都来送福气,我们好好念经,求神仙保佑”,典型的 “宗教宣传语”。
到了宝殿里,抬头就看见二十四字的斋题,写着 “灵宝答天谢地,报国酬恩,九转玉枢,酬盟寄名,吉祥普满斋坛”,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先天立极,仰大道之巍巍,庸申至悃;昊帝尊居,鉴清修之翼翼,上报洪恩”,简单说就是 “我们超虔诚,求神仙快显灵”。
西门庆走到香案前,旁边一个小道士端着水盆让他洗手,洗完手就铺好垫子,请他上香。西门庆磕完头,就看见吴道官穿着一身 “神仙 cos 服” 走过来 —— 头戴玉环九阳雷巾,身披天青二十八宿大袖鹤氅,腰上系着丝带,赶紧从经筵上下来,给西门庆行了个稽首礼:“老爹您太抬举小道了,送了这么多厚礼,小道实在不好意思收。官哥儿寄名,小道本来就该帮忙祈福,您还赏这么多钱,小道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经衬也给得太多了,小道更不安了。” 西门庆假装客气:“辛苦你们了,这点东西不算啥,就是点心意。”
俩人客气完,两边的道士也都过来磕头,然后就请西门庆去外方丈的 “松鹤轩” 喝茶。这松鹤轩是三间宽敞的大厅,里面铺着锦毯,烧着兽炭,跟现在的 VIP 休息室似的。西门庆刚坐下,就问棋童:“快去接你应二爹,都这时候了怎么还没来?他是不是没马?” 玳安说:“姐夫的驴子还在这儿呢,让棋童骑驴子去接吧。” 西门庆点头:“行,快去快回。”
吴道官念完经,也过来陪西门庆喝茶,聊起天来:“老爹您对神仙这么虔诚,小道从四更就起来准备了,今天的三朝九转玉枢法事,都是按最高规格办的。我还把官哥儿的生辰八字写在文书上,奏给三宝神仙,给他起了个法名叫吴应元,保准他以后富贵长寿。小道还多添了二十四分答谢天地,十二分庆赞上帝,二十四分荐亡,总共一百八十分醮款,给您家多求点福气。” 西门庆听了,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辛苦辛苦,太麻烦你了。”
没一会儿,应伯爵和谢希大就来了,俩人一进门就给西门庆作揖,还掏出一两银子:“哥,本来想送点茶过来,可惜路太远,这点钱您就当买茶喝。” 西门庆一看,摆摆手:“嗨,跟我还来这套?请你们来就是陪我坐坐,还送什么钱!吴道官这儿有茶,我都安排好了。” 应伯爵立马把银子收起来,还假装埋怨谢希大:“都怪你!我说哥不会要,你非让我拿出来,这不找骂嘛!” 谢希大在旁边嘿嘿笑,也不说话,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 又能蹭吃蹭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