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顶部就是那块透明穹顶,此刻雾还未散,透过穹顶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白,偶尔有海鸟掠过,留下一道短暂的影子。驾驶舱后方是生活区,三个简易的休息舱并排排列,床铺是折叠式的,铺着蓝色床垫,床头有独立照明和充电接口;小型厨房里,微型冰箱和微波炉一应俱全,里面装满了压缩饼干、能量棒、速食面和饮用水——速食面是陆宴州特意要求加的,他总说深海里能吃到一口热汤面,是最奢侈的享受;卫生间虽小,但功能齐全,配备了先进的海水淡化系统,能将海水转化为可使用的淡水,解决了长途下潜的用水难题。
“各就各位,准备下潜。”贺星灼坐在指挥位上,戴上耳机,双手轻轻放在操作杆上。他面前的主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参数开始滚动,深度0米,速度0节,外部水温18℃,海底地形扫描系统启动中。
陆宴州坐在左侧控制台前,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启动了潜水器的核心动力系统。“静音模式已激活,主推进器与辅助推进器运行正常,当前噪音值18分贝,低于深海背景噪音。”他报出数据,语气里满是骄傲。“静音号”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它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磁流体推进技术,摒弃了传统螺旋桨,运行时的噪音比深海里磷虾游动的声音还要低,既能避免惊扰深海生物,也能减少被洋流干扰的可能,让探测数据更精准。
姜稚则仔细检查着生命支持系统的各项指标,指尖在触摸屏上轻轻滑动,屏幕上的绿色指示灯依次亮起,代表所有功能全部正常。“生命支持系统运行稳定,舱内环境参数达标,氧气储备可满足三人十天续航,冗余量充足;应急供氧装置已激活待命。”她抬起头,朝贺星灼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
贺星灼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动操作杆:“下潜开始,初始速度1节,保持平稳下降。”
“静音号”缓缓驶离泊位,朝着深海方向行进。随着逐渐远离港口,晨雾慢慢散去,阳光穿透海水,透过透明穹顶洒进舱内,在控制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起初,海水是清澈的浅蓝色,成群的小鱼在潜水器周围游弋,它们似乎对这个庞大的“海螺”充满好奇,时不时用身体轻轻撞击外壳,发出轻微的“咚咚”声,透过舱壁传进来,像是深海的问候。
“这些小家伙还挺热情。”陆宴州瞥了一眼窗外,随手调出外部摄像头的高清画面,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那些五彩斑斓的小鱼,“上次下潜到南海,遇到一群海豚,跟着我们游了整整半个小时,还时不时跃出水面,像是在给我们引路,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
“深海里的生物比我们想象中更有灵性。”姜稚补充道,手指滑动着屏幕,调出之前的探测记录,“上次在千岛海沟,我们遇到一只巨型章鱼,它没有攻击我们,只是在潜水器周围盘旋了几圈,用触手轻轻触碰穹顶,像是在观察这个陌生的访客,后来还跟着我们走了一段路才离开。”
贺星灼没有说话,只是专注地盯着主屏幕。随着潜水器不断下潜,海水的颜色逐渐变深,从浅蓝色变成深蓝,再到墨蓝,最后彻底陷入一片漆黑。只有偶尔闪过的磷虾光,像夜空中散落的星星,在黑暗中勾勒出模糊的轨迹。18厘米厚的舱壁将深海的高压与寒冷隔绝在外,舱内始终保持着25℃的适宜温度,温暖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人暂时忘记了身处万米深海的孤寂与危险。
“深度5000米,外部水温2℃,压强50MPa,一切参数正常。”陆宴州报出最新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启动了高精度海底地形扫描系统,“地形扫描完成,前方10公里处探测到目标深海峡谷,深度约8200米,符合预定探测坐标,峡谷内部地形复杂,有多处溶洞与暗礁。”
这次任务的目标,是探测位于西太平洋的一处未被完全测绘的深海峡谷——“幽蓝裂谷”。根据前期卫星遥感数据,这里可能是远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同时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矿,更重要的是,有科考团队曾在此检测到异常的生物发光信号,推测存在未知的深海物种。“静音号”携带了全套先进探测设备:高清水下摄像机、遥控生物采样器、地质分析仪、声波探测仪等,足以对深海环境、生物与地质进行全方位探测与分析。
“继续下潜,速度调整为0.8节,开启避障模式。”贺星灼的目光紧盯着主屏幕上的三维地形分布图,“注意规避前方海山,保持安全距离。”
“收到。”陆宴州操控着潜水器,灵活地避开了一座隐藏在黑暗中的海山。这座海山的顶部距离“静音号”仅八十米,山体上覆盖着厚厚的珊瑚礁,无数深海生物在珊瑚礁间穿梭:身体扁平的比目鱼贴着礁石游动,长着长长的触须的安康鱼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芒,还有成群的深海虾在珊瑚丛中觅食,构成了一个热闹的深海生态系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