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来自读者的音频,源源不断地涌入专属数据库。出版社安排了专门的团队,与Silent Garden的志愿者一起,对音频进行筛选和整理,去除无效录音,优化声音质量。星途探索的团队则定期启动地面测控站,将这些音频分批传输至静音卫星。
静音卫星的扩展存储模块,原本是为应对长期任务预留的冗余空间,如今却被这些读者的勇敢声音填满。林博士在一次技术通报会上说:“卫星的存储容量已经扩容了三次,读者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现在的静音卫星,不仅承载着最初的三百万段声音,还承载着无数读者的勇敢,成为了真正的‘人类勇气云端’。”
随着书籍的热销和读者音频的不断增加,“静音宇宙”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学校里,老师会把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们在阅读后分享自己的勇敢故事;在企业里,这本书成为了团队建设的必备书籍,员工们通过录制音频,增强了彼此的信任与凝聚力;在医院里,心理医生会推荐这本书给患者,让他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力量,勇敢面对疾病。
姜稚依旧每天待在房车里写作,只是书桌前的手稿越来越厚,身边的读者音频也越来越多。她会定期挑选一些感人的读者音频,分享在Silent Garden的官方平台上,让更多人感受到勇敢的传递。有一次,她看到一位读者的音频留言:“我读了丹增的故事后,鼓起勇气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找到了当年因为误会而疏远的朋友。现在我们又像小时候一样亲密,谢谢这本书,谢谢‘静音宇宙’,让我找回了失去的时光。”
看到这条留言时,姜稚笑着流下了眼泪。她知道,这本书已经超出了原本的意义,它变成了一个载体,一个桥梁,一个让勇敢不断传递、不断延续的平台。而静音卫星,则带着这些来自地球的声音,在近地轨道上一圈又一圈地飞行,把人类的勇气,播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书籍发售半年后,姜稚接受了一家公益组织的邀请,带着《静音宇宙:把心跳发上太空》和便携录音设备,来到了城郊的夕阳红养老院。她想把这些勇敢的故事,分享给这里的老人们,也想听听他们藏在岁月里的勇敢瞬间。
养老院的活动室里坐满了老人,他们大多头发花白,眼神里却带着期待。姜稚坐在他们中间,轻声朗读着书里的故事——读安安的半颗橘子,读丹增的雪山约定,读陈阿婆丈夫的“我可以”。老人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悄悄抹着眼泪,有的频频点头,仿佛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分享结束后,姜稚拿出便携录音设备,笑着说:“爷爷奶奶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过一次难忘的勇敢。或许是年轻时独自闯荡他乡,或许是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或许是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说‘不’。如果你们愿意,我想把你们的勇敢,也送到太空里去。”
老人们起初有些犹豫,纷纷互相看着,没人主动上前。这时,坐在角落的张奶奶慢慢站了起来。她已经一百零二岁了,耳朵有些背,说话也不太利索,却执意要走到录音设备前。
“我来……说两句。”张奶奶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却异常坚定。她握着姜稚递过来的麦克风,眼睛望着窗外的天空,像是在回忆遥远的往事。
“我十六岁那年……家乡闹饥荒,”张奶奶缓缓开口,语速很慢,却字字清晰,“爹娘都走了,我一个人……要带着三岁的弟弟活下去。有人说……让我把弟弟送人,能换一口吃的,我没同意。我抱着他……走了三天三夜,从乡下走到城里,一路上……吃树皮、啃草根,还要躲着野兽。我以前……胆子特别小,连打雷都怕,可那时候我想……我不能倒下,弟弟还等着我。”
她顿了顿,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到城里的那天,我抱着弟弟……在街头哭了,不是因为苦,是因为……我们活下来了。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勇敢,也是最勇敢的一次。我从来没跟别人说过……今天,我想让宇宙听听,我张桂兰……当年也厉害过!”
录音设备静静地记录着,背景里能听到老人们轻轻的抽泣声,还有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张奶奶说完,慢慢鞠了一躬,活动室里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姜稚扶着张奶奶坐下,眼眶早已泛红:“张奶奶,您真的太勇敢了。您的声音,一定会被宇宙记住。”
那天下午,养老院里有二十多位老人都录制了自己的勇敢音频。有八十七岁的王爷爷,分享了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第一次上战场的故事;有七十九岁的李奶奶,说起自己五十岁时毅然辞去稳定工作,去学习中医推拿,养活瘫痪丈夫和孩子的经历;还有八十岁的赵爷爷,回忆了自己第一次独自坐飞机去国外看望孙子,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顺利找到孙子家的勇敢瞬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