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已深入骨髓,酸枣大营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黄河以南今年未曾下雪,各路诸侯行军颇为顺遂。
刘备的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帐外的寒意。
刘备、关羽、张飞、许褚、江浩、郭嘉、简雍等人正围坐一圈,商议着营中事务。
刘备身披厚实的玄色锦袍,面容在火光映照下更显沉稳。
关羽抚髯静听,丹凤眼半开半阖;
张飞则有些按捺不住,时不时搓着蒲扇般的大手;
许褚如铁塔般侍立在刘备身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帐门;
江浩与郭嘉交换着意见,简雍则在一旁仔细记录。
帐内气氛融洽,刘备麾下文武齐聚,虽人数不多,却已隐隐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诸侯底蕴。
关羽、张飞、许褚、田豫、张英等将,如群星拱卫;江浩、郭嘉、简雍等谋士,则似智珠在握。
“报。”
一声急促的通报打破了帐内的宁静,一名亲兵掀开帐门,带进一股刺骨的冷风。
“启禀主公,北平太守公孙将军已至营外。”
刘备霍然起身,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连日来在诸侯间周旋的沉稳被一种发自内心的热切取代。
“伯珪兄到了。”
他朗声笑道,声震帐顶,
“诸位,快随我出迎公孙大哥。”
那一声“大哥”,喊得情真意切,毫无矫饰。
众人紧随刘备鱼贯而出。
刚踏出帐门,凛冽的寒风便如刀子般刮在脸上,但众人精神都为之一振。
只见辕门处,一队风尘仆仆却气势如虹的骑兵正勒马而立,为首一人,身姿挺拔如松,正翻身下马。
“玄德,哈哈哈,好久不见。”
一个洪亮如钟、带着北地特有豪爽气息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江浩抬眼望去,只见来人年约四旬,身披一副打磨得锃亮的银色明光铠,在冬日晦暗的光线下依然反射出冷冽的寒光。
腰间悬着一柄造型古朴、剑鞘镶玉的长剑。
他相貌堂堂,浓眉如墨,鼻梁高挺,一双虎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豪迈之气。
此人正是威震北疆、令胡人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公孙瓒。
作为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江浩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公孙瓒,这位在历史上以强硬手段抗击异族、守护边疆的猛将,其英姿果然不负盛名。
只是想到他最终因与幽州牧刘虞理念不合而内耗,乃至界桥惨败,江浩心中又不免掠过一丝惋惜。
公孙瓒的理念是,只有死了的胡人才是好胡人,主打一个杀杀杀。
刘虞的理念是,胡人汉人,都是人,要感化,不要动不动打打杀杀。
好吧,两人单独治理幽州,幽州都能大治,公孙瓒可开疆扩土,刘虞可保境安民。
但是没办法,两人碰到一起了,甚至公孙瓒因为杀了刘虞,失去了幽州百姓的民心,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公孙瓒与吕布,这两人本都有成为卫青、霍去病那般开疆拓土、封狼居胥的绝世名将的潜质,可惜一个困于内斗,一个迷失于野心,最终都未能将一身勇武用在最该用的方向。
若非刘虞的掣肘,以公孙瓒的脾性和能力,或许真能跨过长白山,将战旗插到鸭绿江畔。
能在袁绍初起、气势如虹之时,在河北与之抗衡多年,打得有来有回,足见公孙瓒绝非庸才,实乃汉末屈指可数的枭雄。
“哈哈哈,伯珪兄。小弟不告而来,抢在你前面到了这酸枣,兄长不怪罪吧?”
刘备大笑着迎上前去,毫无顾忌地用力拍了拍公孙瓒的肩头,动作亲昵自然。
公孙瓒对他有举荐之恩,是真正引他入仕途的贵人。
此番等待公孙瓒一同进军讨董,在刘备心中是理所当然的兄弟之义。
“嘿,你这小子,说的什么话。”
公孙瓒被拍得哈哈大笑,反手也在刘备肩上捶了一拳,力道不轻
“我高兴还来不及。还记得当年在卢师门下同窗之时么?你我二人,还有那谁……
唉,那时候真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现在想想,年轻真好……”
他眼中流露出真挚的追忆之色,看着刘备的目光如同看着自家手足兄弟。
北地的风霜在他眼角刻下了皱纹,却未能磨灭这份同窗情谊的纯粹。
寒暄片刻,叙过离情。
公孙瓒虎目扫过刘备身后略显单薄的随从骑兵队伍,眉头微皱,随即爽朗道:
“玄德,我看你营中骑兵甚少,行军布阵,少了铁骑终究不便。这样,我调两屯精骑给你。”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送出几匹寻常马驹。
话音未落,便不由分说地拉着刘备的胳膊,大步流星地朝自己带来的骑兵阵列走去,
“走,跟我来,让你看看老哥给你挑的好手。”
众人急忙跟上。
公孙瓒引着刘备来到阵列一侧,指着其中两队格外雄健的骑兵,语气中带着自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