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打个比方:如果把半导体比作“电子世界的砖瓦”,那不同代的半导体,就是适合盖不同房子的砖瓦——有的适合盖老百姓住的普通小区(日常电子),有的适合盖5G信号塔(通信),有的适合盖新能源电站(高功率设备),还有的未来能盖月球基地(极端环境)。
很多人一听到“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就头大,觉得全是专业术语,其实它们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咱用最接地气的话,把四代半导体掰开揉碎了讲,从“它是啥、能干嘛、跟咱有啥关系”三个角度,让你看完就懂,还能跟朋友唠两句。
一、第一代半导体:“万能砖”硅,撑起你身边90%的电子设备
咱先从最熟悉的“第一代”说起,它的核心材料是硅(就是沙子里提炼出来的那种物质),偶尔也用锗,但硅是绝对的“主角”。为啥叫“第一代”?因为它是最早“出道”的半导体材料,从1950年代开始就批量用在电子设备里,就像最早的“网红”,后来的晚辈都得叫它一声“大哥”。
1. 硅为啥能成“第一代主角”?就一个字:“稳”
你可能不知道,硅这东西,天生就适合做半导体。首先,它“不挑活”——既能当“导体”(让电流过),也能当“绝缘体”(不让电流过),还能通过加电压控制电流大小,这正是半导体最核心的本事。其次,它“成本低”——沙子里到处都是硅,提炼技术这么多年早成熟了,就像咱们吃的大米,产量大、价格便宜,谁都用得起。最后,它“脾气好”——不管是做成手机里的小芯片,还是电脑里的CPU,都能在常温下稳定工作,不容易出故障,不像有些材料,温度稍微高一点就“罢工”。
举个例子:你现在用的手机,里面的CPU、内存芯片(就是存照片、软件的地方)、充电口的控制芯片,全是硅做的;家里的冰箱、空调,里面控制温度的芯片是硅做的;甚至你上班用的打卡机、小区门口的门禁,核心芯片也离不开硅。可以说,只要是带“电子大脑”的设备,90%以上都靠硅在“撑场面”。
2. 硅的“软肋”:遇到“极端情况”就不行了
但硅也不是“万能的”,它有个明显的短板——扛不住“极端工况”。比如,你让它去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旁边工作,温度一超过150℃,它就容易“烧糊”;让它去处理高压电(比如特高压电网的几千伏电压),它根本扛不住,电流一大会直接被击穿。再比如,要是让它去5G基站里处理高频信号,它的效率会变得很低,就像一个人跑长跑很厉害,但让他去跑100米冲刺,根本比不过专业短跑运动员。
不过没关系,硅的定位本来就是“基础款”,就像咱们穿的T恤牛仔裤,虽然不适合去参加高端宴会,但日常穿足够舒服、足够实用。它的任务就是撑起消费电子、传统工业的“基本盘”,至于那些“高端活”,就交给后面的晚辈了。
3. 跟咱的关系:没有硅,你连手机都用不了
你想想,要是没有硅做的芯片,手机没法开机,电脑没法运行,家里的家电全是“摆设”,甚至连地铁里的控制系统、银行里的ATM机都用不了。可以说,硅就是“电子世界的基石”,没有它,咱们现在的数字化生活根本无从谈起。现在市面上的硅芯片,技术已经到了“纳米级”——比如手机芯片的制程已经到了3纳米,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那么细,可见硅的应用有多成熟。
二、第二代半导体:“通信专才”砷化镓,让你的5G信号能传千里
第一代硅解决了“日常电子”的问题,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需求来了——比如手机要传高清视频、卫星要传太空数据,这些都需要“高频、高速”的信号,硅在这方面就“力不从心”了。这时候,第二代半导体就登场了,它的核心材料是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InP),堪称“通信领域的特长生”。
1. 砷化镓为啥能当“通信专才”?就靠两个本事:“快”和“能发光”
先说说“快”——砷化镓传输信号的速度比硅快得多。比如,硅芯片处理信号的频率一般在几吉赫兹(GHz),而砷化镓能轻松达到几十吉赫兹,甚至上百吉赫兹。这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你用5G手机下载一部1GB的电影,只需要几秒钟,这里面就有砷化镓的功劳——5G基站里的射频芯片(处理信号的核心部件),很多就是砷化镓做的,它能快速把基站的信号传到你的手机里,还能减少信号损耗。
再说说“能发光”——砷化镓有个特殊本事:通电后能直接发出激光或可见光,这是硅做不到的。咱们平时用的光纤宽带,就是靠激光在光纤里传数据的,而产生这种激光的“激光器芯片”,很多就是砷化镓做的。还有卫星通信,卫星在太空里要把数据传给地面,靠的就是砷化镓做的射频芯片,因为它能在太空的低温环境下稳定工作,还能把信号传得更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