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芯片,可能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国外的更厉害”,比如英伟达、英特尔这些国际巨头。但最近几年,国产芯片其实悄悄憋了不少劲儿,还跑出了自己的优势。今天就用大白话,把国产芯片的三大核心优势掰开揉碎了说——不用记那些专业术语,就跟聊家常一样,让你明白为啥现在越来越多地方愿意用国产芯片,它到底强在哪儿。
一、优势一:政策给“撑腰”,国内大项目优先选国产芯片
咱们先聊第一个优势:政策支持。这可不是说“嘴上喊加油”,而是真金白银的“优先采购”,尤其是国内的算力中心、超算中心这些大项目,买芯片的时候会先考虑国产的。就像家里给孩子铺路一样,国家给国产芯片搭了个“好舞台”,让它有更多机会“露脸”、练本事。
1. 啥是“算力中心”“超算中心”?跟芯片有啥关系?
先简单解释下这俩词。“算力中心”就像“超级计算机房”,能提供超强的计算能力,比如帮AI训练模型、帮企业处理海量数据;“超算中心”更厉害,是国家级的“计算大脑”,能解决比如天气预报、航天工程、新药研发这些需要复杂计算的难题。
而芯片,就是这些“超级机房”的“心脏”——没有芯片,算力中心就是一堆没用的机器。以前,国内不少算力中心、超算中心都爱用英伟达的芯片,因为那时候国产芯片性能跟不上。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明确要求“优先采购国产芯片”,相当于给国产芯片开了“绿色通道”。
2. 2024年超算中心60%采购国产芯片,这数儿意味着啥?
有个关键数据:2024年国家超算中心的国产芯片采购占比达到了60%。这可不是小数字,咱们掰扯掰扯背后的意义:
首先,这说明国产芯片的性能“够用了”。超算中心对芯片要求极高,要是芯片算得慢、容易坏,根本没法用。能拿下60%的采购量,证明国产芯片已经能满足超算中心的基本需求,甚至在某些方面不比国外芯片差。比如国内某超算中心用国产芯片搭建的计算集群,处理气象数据的速度,比以前用国外芯片还快了10%,而且更稳定。
其次,这给国产芯片带来了“练手”的机会。芯片这东西,越用越能改进——用的时候发现“这里算得慢”“那里容易发热”,厂家就能针对性地优化。以前国产芯片没机会进超算中心,只能小打小闹;现在有了60%的采购量,相当于有了“大规模测试场”,能在实际使用中快速迭代升级,性能自然越来越强。
最后,这能带动整个国产芯片产业链。超算中心一次采购就是成千上万颗芯片,这么大的订单,能让国产芯片厂家有更多钱投入研发,也能带动上游的芯片设计软件、下游的芯片制造工厂发展。比如某国产芯片企业因为拿到了超算中心的订单,去年研发投入增加了30%,还新招了200多名工程师,整个产业链都跟着受益。
3. 政策支持不是“保护落后”,而是“扶上马送一程”
可能有人会问:“优先采购国产芯片,会不会是保护落后啊?万一国产芯片不行,不就影响超算中心的效率了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国家的“优先采购”有个前提:国产芯片必须达到基本的性能标准。要是芯片性能差太远,就算是国产的,也不会采购。比如某超算中心去年招标,要求芯片的计算速度至少达到每秒10万亿次,某国产芯片厂家的产品刚好达标,就拿到了订单;而另一家国产厂家的芯片只有每秒5万亿次,就没中标。
所以政策支持更像是“扶上马送一程”——给国产芯片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它在实际场景中成长,而不是一直被国外芯片压着打。就像孩子学走路,刚开始需要大人扶一把,等学会了,自然能自己跑起来。
二、优势二:价格更便宜,同性能比英伟达低30%-50%,适合大规模用
除了政策支持,国产芯片还有个“大杀器”:价格便宜。同样性能的芯片,国产的比英伟达这些国际巨头的产品低30%-50%。这对需要大量采购芯片的企业、机构来说,吸引力太大了——毕竟谁不想花更少的钱,买到一样好用的东西呢?
1. 30%-50%的差价,到底能省多少钱?
咱们拿实际例子来说。假设某企业要搭建一个小型算力中心,需要1000颗芯片。如果买英伟达的芯片,每颗市场价是1万元,那总共要花1000万;如果买同性能的国产芯片,每颗只要5000-7000元,总共只要500万-7000万,一下子就能省300万-500万。
这还只是芯片本身的钱,后续的使用成本也能省不少。国产芯片因为是针对国内场景设计的,功耗(也就是耗电量)通常比国外芯片低。比如某国产芯片每小时耗电20瓦,而同性能的英伟达芯片每小时耗电30瓦,一天下来,1000颗芯片就能省2.4万度电,一年就是876万度电,按工业用电每度1元算,又能省876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白话聊透人工智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