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那场关乎兵权的密议,虽未宣之于众,但无形的波澜已悄然荡开。皇帝的心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引起的涟漪最先触及的,自然是时刻关注宫中动向的各方势力。
靖安王府在宫中的眼线,虽未能探知皇帝与二皇子谈话的具体内容,但从陛下近日频频召见兵部老臣、查阅北境将领档案的举动,以及二皇子离去时那掩饰不住的得意神色中,已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
消息通过加密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北境,同时也并未瞒着苏清辞。萧惊寒传来的信笺语气依旧平稳,只嘱咐她京城事务一切如常,不必为他担忧,他自有应对。
但苏清辞如何能不担忧?
那日从墨离凝重而简短的汇报中,她清晰地感知到那道来自皇权的寒意。鸟尽弓藏,功高震主,这是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将领最难逃脱的宿命。萧惊寒即便再忠心耿耿,再战功赫赫,也抵不过帝王心中那一点猜忌的蔓延。
更何况,还有二皇子在一旁不断煽风点火。
她深知,若皇帝削夺萧惊寒兵权的旨意真的下达,不仅北境防线可能因主帅更迭而出现动荡,萧惊寒自身恐也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与危险之中。失去了兵权这道护身符,二皇子及其党羽的明枪暗箭将会接踵而至。
绝不能坐以待毙。
直接上书为萧惊寒辩白?那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只会更加触怒皇帝,坐实“勾结边将”的嫌疑。
向皇后求助?皇后虽赏识她,但涉及军国大事、帝王心术,后宫不得干政是铁律,皇后未必会插手,也未必能插手。
苏清辞在绣坊的书房内踱步,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上那些柔软华贵的绸缎。目光扫过窗外,恰见春桃正带着几个小学徒,将新染好的—批靛蓝色棉布晾晒在院中。那厚实的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显得格外结实耐用。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骤然劈入她的脑海。
绣品……军需……
皇帝忌惮的是萧惊寒的兵权,但边关将士的冷暖、边境防务的稳固,却是任何一位明君都无法忽视的实情。
她立刻坐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提笔疾书。不是奏折,而是一份名为《陈情边境军需改良事》的条陈。她以“御赐女绣师”和“皇商”的身份,恳请向边军捐献一批特制的军用物资,并详细阐述了这批物资的独特之处。
她召来周娘子、芸娘和春桃,神色郑重:“立刻停下手中所有非紧急订单,召集所有技艺最好的绣娘,我们有一批最紧要的活计要赶工。”
“东家,是要做……”芸娘疑惑道。
“不是绣屏,不是华服。”苏清辞目光清亮,语气斩钉截铁,“我们要做一批最结实耐磨的军帐,一批最保暖耐用的棉衣裤,还有一批能有效包扎伤口、减少感染的急救绷带。”
众人皆是一怔。
苏清辞快速解释道:“北境苦寒,将士们戍边辛苦。普通军帐易被风沙撕裂,棉衣厚重却不保暖,遇水易板结。我近日研习古方,改良了织物处理工艺。”
她拿起方才书写的条陈副本:“我们以多层厚棉布压紧绗缝,内夹揉捻过的特殊软绒,制成冬衣,轻便胜于皮裘,保暖效果更佳。军帐布料用特制药水浸泡晾晒,再以双层交叠针法缝合,耐磨防风性可提升数倍。还有这绷带,以细软棉纱经过沸煮消毒后密封,能大大降低伤兵溃烂的风险。”
她看向众人,语气沉静却充满力量:“这是我们清辞绣坊对保家卫国将士的一点心意,也是我们身为皇商应尽之责。工期紧,任务重,诸位姐妹,拜托了!”
没有解释更深层的原因,但周娘子等人跟随苏清辞日久,早已心意相通,从她凝重的神色中感受到了此事非同小可。众人毫无异议,立刻领命而去。
整个清辞绣坊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最好的布料被取出,染料坊日夜不停地调配苏清辞指定的药水,绣娘们埋首于针线之间,专注于每一道缝线的牢固。没有精美的花纹,只有朴素的材质和精益求精的实用工艺。
五日后,一百套改良冬衣、五十顶加固军帐、数百卷急救绷带整齐地打包完毕。与此同时,苏清辞的那份条陈,也通过正当的宫廷采办渠道,递送了上去。
皇帝在看到这份条陈时,再次愣住了。
他本以为苏清辞会为萧惊寒求情,已经想好了敲打的言辞。却万万没想到,她呈上的是一份字字恳切、句句关乎将士福祉的“军需改良方案”和捐献请求。
条陈中,她详细说明了新式军需品的优点、制作原理和测试效果,数据详实,逻辑清晰,完全出于公心,全然未提萧惊寒半字。只在最后提及,听闻北境将士艰苦,作为受皇恩眷顾的子民,愿尽绵薄之力,请陛下准允将这批物资送往边军试用。
皇帝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准了这份请求,并命人将苏清辞召入宫中,他要亲自看看这些“改良军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