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内,鎏金梁柱巍峨耸立,绘着日月星辰的穹顶之下,旌旗如林,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丹陛两侧,朝服的衣袂摩擦声与呼吸声交织,气氛庄严肃穆到了极致。大朝会的各项议程按部就班推进,当司礼监太监尖细的嗓音唱出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的尾声时,御座之上的朱由检却缓缓抬手,目光扫过殿内,声音清晰而沉稳地传遍大殿:“朕,有件事情要宣布。”
众臣闻声,立刻屏息凝神,齐刷刷躬身待命。
“陕西连年灾荒,寇乱频仍,民生凋敝,局势糜烂已极,非干练重臣不能整顿。” 朱由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原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孙传庭,忠贞体国,才略优长,朕心简在。特擢升孙传庭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管粮饷。赐尚方剑,总制陕西军政,遇有军情紧急、地方利弊攸关之事,准其…… 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 四字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万钧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殿内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一阵压抑的骚动。
“陛下!” 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御史当即出班,跨步跪在丹陛之下,声音急切而带着一丝惶急,“孙传庭虽有小才,曾在地方略有政绩,然其资历尚浅,且离朝忆许久,对陕西当前的贼寇情势、官吏脉络未必熟稔。骤然授以如此重权,集军政财于一身,恐难服众,亦非朝廷‘循资序、重履历’的用人常例啊!”
紧接着,又一名给事中出列附和,躬身叩首:“陛下,陕西乃西北门户,控扼三边,关系天下安危。孙传庭权力过重,形同一方诸侯,若日后行事有差池,或恃权而骄,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岂非更损国体?还请陛下三思,或另遣老成重臣,或分其权柄,令其与陕西巡按、总兵分权共治,方为稳妥!”
一时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十余位官员接连出班劝谏,核心无非围绕两点:孙传庭资历不足,恐难胜任;权力过于集中,恐生后患。他们或引经据典,或列举前朝旧事,试图说服皇帝收回成命。
朱由检端坐龙椅之上,面色沉静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上的镇纸,任由反对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待最后一名官员说完,殿内再次陷入沉寂时,他才缓缓冷哼一声,目光如电般扫过那些出言劝谏的官员,语气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一丝压抑的怒意:“资历?常例?”
“陕西如今是什么光景?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乱民蜂起,县城接连被破!是百万生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大明的疆土正在一点点糜烂!” 他猛地一拍御案,镇纸与奏折震动,发出 “砰” 的一声巨响,声震殿宇,“这等危局,是讲资历、循常例的时候吗?!朝廷若再按部就班,犹疑不决,等尔等商量出个‘万全之策’,陕西早已沦为贼寇巢穴,再难收拾!那是大明的疆土,是大明的子民,容不得尔等慢条斯理!”
“非猛药不能去其沉疴!非重典不能治其混乱!” 朱由检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众臣耳畔,“孙传庭之才,朕深知之;他的胆魄,他的担当,他的清正,正是此刻陕西所需!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首辅施凤来,感受到皇帝眼中的决绝,知道再无转圜余地,当即出班,躬身行礼:“陛下圣明烛照,知人善任。陕西局势危殆,正需孙传庭这等敢作敢为、不避艰险之臣前去整顿,打破沉疴。臣,附议陛下之决断。”
有首辅带头表态,加上皇帝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那些还想争辩的官员顿时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再也不敢多言。一场可能旷日持久的朝堂争论,被朱由检以绝对的皇权强行压下,无人再敢质疑。
压下了人事任命的争议,朱由检不再给群臣喘息之机,直接切入安定陕西的核心议题:“王承恩。”
“奴婢在。” 王承恩应声出列,双手展开早已备好的黄绫圣旨,尖细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响彻大殿,字字如刀: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陕甘之地,累岁灾伤,禾稼不登,黎庶困苦,流离失所者十之七八。近闻有无良商贾、贪鄙士绅,趁机囤积米麦,垄断市集,哄抬物价,致使升斗小民持钱无粮,饥馑加甚,饿殍遍野!此等行径,无异于杀人掠货,助纣为虐,实乃祸国殃民之举!朕心恻然,深恶痛绝!”
“特特擢升孙传庭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管粮饷。赐尚方剑,总制陕西军政,遇有军情紧急、地方利弊攸关之事,准其便宜行事!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皇极殿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家中有田庄在西北、或与陕甘商贾有利益勾结的官员,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心渗出细密的冷汗,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与皇帝对视。他们深知,这道圣旨一旦落地,自家在陕西的产业或将遭受重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