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逝,一个多月的养伤日子转瞬而过。柳加林一边帮着张芳芳照看店铺,一边调养自己的身体。
他身材挺拔结实,如山岳般巍然,展现出一种雄浑的力量感与坚毅的气质,透着山里人的质朴与坚韧,眼神中总是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天,阳光暖暖地洒在县城的街道上,柳加林决定出门走走。他沿着街道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县水电局新建水电大楼的施工现场。
眼前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正在施工的师傅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
当施工人员启动打水泥的振动器,刹那间,尖锐且高频的“嗡嗡”声划破空气,似一台马力十足的引擎全力运转。
这声音犹如一只暴躁的机械蜂,发出急切而强烈的鸣叫,振动器的头部与混凝土接触,碰撞间又添了几分“哒哒哒”的细碎节奏,像密集的鼓点。
随着振动器深入混凝土内部,声音略微低沉了些,却更显厚重有力,“轰轰”声不断,仿佛混凝土在其驱使下,正进行一场激烈的内部运动,而这声音正是它们运动的激昂战歌。
柳加林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向周围的人打听后得知,施工队来自附近的姚山乡建筑队。这个建筑队可不简单,成员都是新江水库移民到该乡的能工巧匠,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在县城的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混得风生水起。
柳加林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建筑工地。他径直走向一位正在封砖的老师傅,礼貌地问道:“老师傅,请问一下,哪一位是这里负责的同志?”
老师傅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用满是老茧的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上下打量了柳加林一番,随后用手中的砖刀指向前面一个工棚,说道:“你到前面那个工棚里看一下,刚才水电局的领导在那里找他呢。”
柳加林接着问:“请问领导贵姓啊?”老师傅回答:“领导姓黄,名字叫东来,叫他黄队长或黄师傅就可以了。”柳加林连忙道谢:“那谢谢老师傅,我过去看一下。”
告别了老师傅,柳加林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朝工棚走去。刚走到工棚前,只见工棚里走出几个人,其中有两三个人穿着整洁,一看就是干部模样。
柳加林心想,他们应该是水电局来视察工地的领导干部。从他们的表情和神态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对工程的建筑质量十分满意。
那位走在前面的领导,双手不时比划着,兴致勃勃地说:“照这样的进度,工程主体工程在农历年前基本可以竣工。”其他两位干部不时点头赞许,他们边说边走,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柳加林见状,连忙退到一旁。这时,那位黄师傅看到站在一旁的柳加林,开口问道:“你找谁,有什么事吗?”
柳加林连忙回答:“我找黄队长,黄师傅,你就是吧?”黄师傅应道:“我是,你在这里等一下,我送送他们几位领导就回来。”柳加林笑着说:“好的,你先忙。”
趁着等待的间隙,柳加林回头仔细看了看正在建筑的水电大楼。只见主体工程已经建到二层,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建房子楼面大多使用预制板,而这栋水电大楼采用的是砖混结构,是混凝土现浇的楼面。
从先下好地脚,打好地梁,再封好墙砖,紧接着木工上场,钉好模板,然后开始铺设钢筋,梁和楼面的钢筋扎好后,再打混凝土,整个施工环节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秩序井然。
不一会儿,黄师傅送走水利局的领导,返回了工棚。见柳加林还站在工棚门口,便说道:“哦,让你久等了,进去坐,找我有什么事?”
柳加林开门见山地说:“黄队长,是这样,我想到你们这找点事做。”黄队长看着眼前的柳加林,见这小伙身材挺拔、五官端正,一表人才,心中不禁有些好奇,便满腹狐疑地问:“那你想做点什么事啊,做小工?”
柳加林连忙摇头:“不,我是想学手艺,拜个师傅。”黄队长接着问:“你为什么要出来学手艺啊?”柳加林认真地回答:“因为我们家乡是山区,田少人多,生活比较困难,必须出来做事,学手艺好挣点钱。”
黄队长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那是要吃苦的,你受得了吧?”柳加林坚定地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能吃苦,还望黄师傅能够接纳我为徒。”
柳加林诚恳地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说着,双手拱拳,郑重地向黄师傅施礼。
黄师傅看着眼前这个满怀热忱的年轻人,乐呵呵地招呼道:“哎呀,这么快就收到徒弟了。”脸上绽放出高兴的笑容。
接着又说道,“我今天还不能正式收你为徒,等你的脚好了再说,待会我领你到工地上去看一看。”随后,黄师傅把建筑队的一些情况详细地说了。
黄师傅告诉柳加林,在建筑队条件是比较差的,按学徒工算,每天工钱只有五六毛钱,和国家单位平均下来差不多7毛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