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加林在心里默默盘算,在生产队即便挣工分,每天的分红也只有四五毛钱,而且在这里也确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从进城那天开始,柳加林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必须学习好一门手艺。毕竟在七十年代,手艺人可是相当吃香的,生活也普遍比一般人过得更好。
其实,柳加林想着到建筑工地参观,还有更深一层的打算。他计划着回去以后,要在原来民工队的基础上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建筑工程队。
他在心底暗暗发誓,等时机成熟,一定要为张芳芳,为自己心爱的人盖一栋两层的砖混结构小洋楼,给她一个温暖又坚实的家。
随后,柳加林随黄师傅来到工地。只见工地旁边有一栋旧房子,里面用木板搭了几张床,住着十几号人。
条件稍好一点的工友有自行车,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从家里到工地有十里甚至十几里路。
吃饭问题解决得也很简单,在门口搭了一个工棚,垒着一个笼糠灶,烧笼糠成本比较低,到粮油加工厂拉燃料,路途也只有一百来米。
每天,工友们把米和水放进饭盒,有一位大嫂专门负责把大家的饭蒸好,再烧上一锅菜。烧的菜很家常,用肥肉炼出油,放入佐料和菜一起翻炒,菜烧好后就给每个人盛上一碗。
由于没有餐桌,大家就随意地站着或者蹲着吃饭,在这忙碌的工地,没人讲究那些吃饭的礼节。吃完饭后,大家把饭盒洗净,重新放好米和水,准备下一顿。
听工友们讲,刚进建筑队都是从做基本功开始。
柳加林认真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用心记住每一道工序和工地的生活日常。他看到木工师傅熟练地钉着模板,每一下敲击都沉稳有力;钢筋工师傅们专注地绑扎着钢筋,手法娴熟。
他还注意到,在搬运建筑材料时,工友们齐心协力,喊着号子,那股团结的力量让他深受触动。
在与工友们的交流中,柳加林了解到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的门道。
他们告诉他,不同的建筑结构有着不同的施工要点,比如砖混结构的房屋,墙体的砌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而在混凝土浇筑时,对温度、时间和振捣的把握都十分关键。
柳加林听得入神,还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工友们也都热情地为他解答。
……
夜已深,万籁俱寂。柳加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白天在工地的所见所闻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那栋正在建设的大楼仿佛变成了他未来要为张芳芳建造的小洋楼。他想着,自己一定要尽快学会这门手艺,掌握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精髓。
张芳芳见柳加林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奇,轻声问道:“加林,还不睡呢,在琢磨些什么呀?”
柳加林双手交叉,垫在脑后,望向天花板,缓缓开口:“芳芳,我跟你说,要是咱们建造一栋小洋楼,你觉得建成啥样的好呢?”
张芳芳闻言,不禁伸手摸了摸柳加林的额头,疑惑道:“没发烧呀,怎么突然说起胡话来啦?是在做梦吗?”
“芳芳,我没做梦。你知道我今天去哪儿了吗?”柳加林眼神里透着几分兴奋。
“去哪了?不是上街转了转吗?”
“是上街了,但我真正去的地方,是到了县水电局新建的水电大楼施工现场。”
“你去那儿干什么?”张芳芳越发好奇。
柳加林认真地说:“我想去学一门手艺。你看,时代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哪一样都至关重要。”
我计划等我的脚好了,回去就在原来民工队的基础上,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建筑工程队,在建筑行业里谋求发展。”
柳加林坐起身,目光如炬,语气中满是笃定:“芳芳,等日子再过些时日,我会为你筑起一座两层的小洋楼,给你一个温暖而安宁的家。”
张芳芳的眼眶瞬间泛起一层薄雾,她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与幸福,激动得有些哽咽。她坐了起来,靠过去轻轻吻了吻柳加林的脸颊,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加林,谢谢你!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