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上,黄土被疾驰的马蹄踏得漫天飞扬。那匹口吐白沫的驿马冲入扬州城时,马背上的军士嗓音已然喑哑,却仍竭尽全力扯着嗓子高呼:“开封大捷!汝宁光复!”汗津津的告捷文书,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刺目的红。
茶棚里,老张头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将半块麸皮馍往怀中藏得更深。他瞧见街上几个拖着鼻涕的孩童,正兴奋地追着驿马奔跑,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又来了……”老张头低声嘟囔着,思绪不禁飘回到去年,左良玉的兵也曾这般高喊“大捷”,可结果呢?仅仅三天后,溃败的士兵便将城南的米铺洗劫一空。
醉仙楼二楼的雅座里,绸缎商王掌柜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神色微怔。在窗外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他分明听见跑堂的小厮在楼梯间窃窃私语:“听守备府当差的表哥说,新军那火器……会喷火,厉害得紧……”王掌柜的手猛地一颤,茶盏重重顿在桌上,惊得一旁的账房先生浑身哆嗦。
“东家?”账房先生小心翼翼地问道。
“去,把库里那三百匹松江布都贴上红纸。”王掌柜的指尖在算盘上急速拨弄,发出一连串急促的声响,“等官府告示一贴出来,立刻在铺子门口支个‘王师凯旋,让利三成’的牌子。”
黄昏时分,官府的锣声终于响彻全城。衙役们端着浆糊桶,将盖着朱红大印的告示用力拍在城隍庙前的照壁上。卖炊饼的刘婶儿挤在人群中,看着告示上的内容,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她猛地捂住嘴,泣不成声——她娘家就在汝宁,至今已有三年没有音讯了。
此时,在宫中,当八百里加急的军报被锦衣卫千户恭敬地跪呈至御前时,崇祯正专注地批阅着第二版报纸的样刊。他指尖的朱笔微微一顿,一滴殷红的墨汁缓缓晕染在“生擒刘良佐”的字迹上。
“念。”皇帝的声音紧绷,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
“臣宋铁谨奏:七月六日克开封,斩流寇首级三千,贼将田见秀溃败而逃;二十日破汝宁,贼将袁宗第被当场击毙……”王承恩那尖细的嗓音,突然被“咔”的一声脆响打断——崇祯竟生生捏断了和田玉制成的笔杆,断裂的笔杆划破手掌,渗出斑斑血痕。
“好!好!好!”崇祯激动地霍然起身,玄色龙袍带翻了案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瞬间浸透了刚印刷的报纸,他却浑然未觉,目光紧紧盯着墙上那幅被李默标注过的坤舆全图。
地图上插在开封的小红旗,在崇祯眼中幻化成熊熊燃烧的火焰。他猛地抓起案头那支,第一次遇见李默时,李默赠予他防身的M1911手枪,动作利落地将手枪上膛,高声道:“传旨!即刻将捷报载入邸报,加印三万份发往南直隶!着宋铁新军……”话未说完,皇帝的手指轻轻抚过枪管上的铭文,情绪激动得一时哽咽,难以言语。
殿角的铜镜中,映出崇祯通红的眼眶。
半晌,他猛地转身,抽出墙上的天子剑,寒光一闪,劈开满室烛影,大声道:“朕要亲题‘忠勇可嘉’四字,赐给新军第一军——告诉他们,这大明江山……”剑锋所指,正是地图上洛阳的位置。
崇祯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去找李默过来,朕想见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李若链也一并叫来。”
码头上,工人与新军士兵们正热火朝天地卸船。李默与薄钰正专注地讨论着燧发枪的改良方法,突然,码头外传来一阵喧闹,甚至还夹杂着鞭炮声。
李默一脸疑惑,转头向李若链问道:“外面怎么如此吵闹?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怎会有人放鞭炮?”
话音刚落,就见一队锦衣卫拨开人群,奋力挤了过来,一边走一边高喊:“大都督,指挥使大人,你们在哪儿?”
李若链赶忙回应:“在这儿呢!”
这队锦衣卫迅速寻来,为首的百户恭敬禀告:“禀大都督,指挥使大人,陛下命二位即刻返回大都督府。”
李默心中疑惑,问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陛下召我回去,有说是什么事吗?”
那百户赶忙回答:“禀大都督,河南八百里加急传来喜讯,开封、汝宁大捷!百姓们正在大街上欢庆呢!”
李默恍然大悟,随即难掩兴奋:“终于有消息了!薄钰,你且在此处盯着,我去见陛下。”
薄钰双手微微颤抖,轻轻抚摸着燧发枪冰冷的枪管,这位明末火器专家眼中陡然迸发出狂热的光芒,突然高举双臂,声嘶力竭地嘶吼道:“新军佑大明!神器灭流寇!”
码头上的工人和新军士兵们深受感染,纷纷高举双臂,跟着齐声嘶吼:“新军佑大明,神器灭流寇!”喊声震天,码头外庆祝的百姓也跟着高呼:“新军佑大明,神器灭流寇!”一时间,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当李默和李若链见到崇祯时,李默敏锐地察觉到,崇祯的眼睛微微发红,好像是哭过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