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当顾微尘与陈樵踏入落尘渊的地界时,连风都仿佛带着铁锈的腥味。
这片上古战场早已被世人遗忘,空气稀薄得像被抽干了灵魂,每一次呼吸都刮擦着喉咙。
灵脉在此地被无上伟力斩成了亿万碎段,那些曾经辉煌的灵纹,如今如同蛛网般破碎地悬浮在空中,肉眼不可见,却能被真正的匠人感知到那无处不在的断裂感。
大地是焦黄的,连最低贱的草木也蜷缩着枯死的躯体,拒绝再生。
顾微尘从袖中取出一枚不过指甲盖大小的谐频陶片,陶片表面光润,触手生温。
她将陶片置于掌心,缓步前行,双目微闭,神识却如水银泻地般铺开。
每踏出约莫十步,她便会停下,自腰间的一个小泥罐里,用指尖蘸取少许灰黑色的静心泥,在地面上轻轻画下一个微小的记号。
那记号标记的,正是一处常人无法察觉的“灵纹断点”,是这片天地肌理上的一道伤疤。
陈樵沉默地跟在她身后三步之遥,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他的职责并非探路,而是守护。
突然,他宽厚的手掌猛地抬起,做了一个无声的制止手势。
他的脚尖在满是碎石的地面上极轻地一划,一个几乎无法辨识的箭头指向了他们左前方约百步之外的一片扭曲的岩影。
地面传来一丝极其轻微的震动,若非陈樵这般将全身感官融入环境的武夫,绝难察觉。
那是活物,一个刻意收敛了所有气息的活物。
是墨九娘。
陈樵用口型无声地吐出三个字。
她竟真的跟来了,而且用的是墨家最顶尖的影织术,将身形与阴影完美融合,若非她方才心神微动,泄露了一丝杀意,几乎骗过了他的感知。
顾微尘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仿佛对陈樵的警示毫无反应。
她只是在下一次标记时,静心泥落地的力道比之前重了微不可查的一分。
她知道有人跟着,从离开墟市的那一刻就知道。
但此刻,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片破碎的天地中,任何外物都无法动摇她。
这是一种无声的较量,也是一种绝对的信任。
随着不断深入,渊内的死寂之气愈发浓郁,仿佛能将人的骨髓都冻结。
终于,在一片崩塌的祭坛废墟中,顾微尘停下了脚步。
她在一堆碎石下,寻到了一块巴掌大小的废阵牌。
阵牌由不知名的玄铁铸成,入手冰凉,上面用古老的匠门文字铭刻着四个字——引灵·通幽。
然而,构成这四个字的灵纹早已被震得支离破碎,没有一丝灵力可言。
就是这里了。
她没有丝毫犹豫,就地盘膝而坐,将阵牌平放于膝上。
接着,她从另一个玉瓶中倒出一种黏稠的青色浆液,均匀地涂抹在自己的双手掌心。
那是观微浆,匠门秘药,能让人的神识敏锐百倍,暂时“看”到灵气的微观流动形态。
做完这一切,她缓缓闭上双眼。
陈樵见状,立刻在她周围布下警戒,身形如一尊沉默的石雕,与这片死地融为一体。
顾微尘的脑海中,一方残玉的虚影悄然浮现,其上烙印的纹路,正是她此行的关键。
她将残玉的纹路与手中废阵牌上残存的痕迹缓缓叠加,开始了最艰难的一步——结构推演。
这是一种近乎于道的修复技艺。
寻常修复师是照着图纸修补,而她,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根据残存的结构、材质的特性、以及能量流动的惯性,去反推出它原本完整的模样。
这需要浩如烟海的知识,更需要一颗不受任何外物干扰,如绝对明镜般的心。
她的意念化作了一根无形的针,以神识为线,开始在那片破碎的灵纹图上,一寸一寸地“缝合”。
每一次连接,都耗费着巨量的心神。
脑海中的推演与现实中的灵纹断点不断共鸣、校对。
时间在绝对的静默中流逝。
三日三夜,顾微尘滴水未进,嘴唇干裂起皮,原本清亮的眼眸下也泛起了浓重的青黑。
她的眉心处,一缕极细的血丝缓缓渗出,顺着鼻梁滑落,但她的身形稳如磐石,心神没有一丝一毫的泄露。
她在与这片天地的“伤”对话,也在与百年前灭亡的匠门先辈对话。
终于,在第七日黎明,第一缕灰白色的光线刺破黑暗,照在这片死寂之地上时,她膝上的废阵牌突然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颤动。
就是现在!
顾微尘猛然睁开双眼,那双熬得通红的眸子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她抬起右手,以涂满观微浆的指尖为笔,在身前的空气中,行云流水般虚画起来。
她画下的,正是她耗费七日心血,在脑海中补全的那副完整无缺的“引灵·通幽”灵纹图!
刹那间,奇迹发生。
随着她最后一笔落下,她脚下的枯败泥土,竟无声无息地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一线青苔,带着令人心悸的生命力,从那裂缝中顽强地钻了出来,蜿蜒成一条翠绿的小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执尘仙途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执尘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