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一路疾行,在明里暗里的严密护卫下,顺利抵达了京郊那处僻静的皇庄。
庄园果然如朱标所言,规模不小,但位置偏僻,周围略显荒凉。
朱标唤来负责打理庄园的老管事。老管事见到皇帝、皇后、太子齐至,吓得魂不附体,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朱标温言安抚,问道:“庄内现在可有已经翻整好、尚未播种的田地?”
老管事战战兢兢地回答:“回…回太子殿下,庄院后面确有一块约十亩的熟地,前几日刚用牛犁翻过,土都打碎了。近日天公作美没下雨,原本打算过几日就种冬小麦的,眼下还空着。”
“好!带路!”朱元璋闻言大喜。
众人跟着老管事来到庄院后的田地。只见这片土地确实已经深耕细作,土块细碎平整,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深褐色的光泽,正是播种的好时机。
朱元璋心情愉悦,对老管事吩咐道:“差事办得不错,去账房领十两银子的赏!记住,今日咱来之事,不得对外泄露半句,否则,严惩不贷!”
老管事又惊又喜,连连叩首:“谢陛下隆恩!老奴明白!老奴打死也不敢乱说!”然后恭敬地退下了。
待闲杂人等都退到远处警戒,小雄英在朱元璋的示意下,小手一指田边空地,淡绿色光晕闪过,那些已经切好并沾了草木灰的土豆块,以及朱霖带来的其他几袋种子,便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地上。
“好了,开工!”朱元璋兴致勃勃,挽起龙袍的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竟是一副要亲自下田的架势。朱霖和朱标也早有准备,脱掉了外袍。
朱霖拿起一个土豆块,开始现场教学:
“陛下,太子殿下,这种植土豆,需开沟起垄。沟深约半掌,垄距约两尺半(约80厘米)。将种薯块芽眼朝上,放入沟中,株距约一尺,然后覆土三到五寸即可。”
“福来,红玉,你们记好了朱先生说的话!”朱元璋吩咐道。
父子二人听得认真,然后便拿起农具,像模像样地开始干了起来。
朱元璋力气大,负责用铧犁开沟,朱标则细心地将土豆块按照要求的间距摆放。朱霖在一旁指导,查漏补缺。
小雄英看着大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尤其是皇爷爷和父王都亲自下地,也按捺不住,嚷嚷着要帮忙。
朱元璋哈哈一笑,找了一把小锄头给他:“来,大孙,跟着皇爷爷,帮你父王埋土!”
于是,田地里出现了有趣的一幕: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前面奋力开沟,太子朱标紧随其后摆放种薯。
而小小的朱雄英则拿着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小锄头,吭哧吭哧地跟在父王身后,用小脚丫或是小锄头。
努力地把土往土豆块上扒拉,弄得小脸上、衣服上都是泥土,活像一只快乐的小泥猴。朱霖则穿梭其间,不时纠正一下皇帝的沟深或是太子的株距。
金萌萌在一旁看着这“三代同堂”躬耕的景象,觉得既新奇又温馨。
看到旁边还有一小块空地,又看了看那些蔬菜种子,心里也痒痒起来。
本就是闲不住的性子,在家就喜欢摆弄菜园子。于是,也找了一把小铲子,选了一小块地,开始清理杂草,准备种点东西。
马皇后一直安静地在一旁看着,她对农事了解不多,但见金萌萌动作熟练,便好奇地走过去问道:
“姐姐,你这是要种什么?眼下已是深秋,此时种植,还能有收成吗?”
金萌萌见马皇后感兴趣,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解释:“娘娘,这时候种寻常的露天蔬菜自然是不行了,天一冷就冻死了。但咱们可以给它盖个‘暖棚’ 呀!”
“暖棚?”马皇后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
“对!”金萌萌比划着,“就是在田地上,用竹竿或者木棍搭起一个拱形的架子,上面盖上透明的…嗯…比如厚实的油纸或者透光的细布,最好能多层覆盖。
这样,白天太阳出来,光线能透进去,里头的温度就比外面高很多,像个小暖房。
晚上就算外面冷,里头也能保持一定的温度,蔬菜就不会冻坏了。等来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把棚子撤掉就行。”
马皇后听得眼睛发亮:“竟有如此巧妙的法子!如此一来,冬日里也能吃到新鲜菜蔬了!”
想到了宫中的用度,恳切地说:“姐姐,你这些菜种,莫要全种在这里了,分一些给本宫可好?咱也想在坤宁宫的后园里,试着弄一个这样的小暖棚!”
“当然没问题!”金萌萌爽快地答应,随即拿起几个小纸包,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
“娘娘您看,这是辣椒的种子,个小,喜欢阳光,种的时候撒在土里,薄薄盖一层土就行,出苗后间开点距离。”
“这是生菜,种子更小,直接撒播,长出来嫩嫩的,可以掰叶子吃。还有这个,是西红柿,这个得先在小盆里育苗,等长出几片真叶了再移栽到地里,它长得高,得给它搭个架子让它爬……”
金萌萌讲得头头是道,如何浇水、如何施肥、如何防虫,都说得清清楚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双穿大明:我教雄英开盛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双穿大明:我教雄英开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