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蔡琰补充道,目光投向西方,“我等还需一‘外援’,或至少,需一人‘默许’。”
徐庶立刻领会:“主公是指……曹操?”
“不错。”蔡琰点头,“曹操此前依附袁绍,被表为东郡太守,驻兵顿丘,与我陈留郡西北接壤。他与刘岱亦有龃龉(如之前借粮之事),且素有雄心,必不愿见刘岱安稳占据兖州。我取陈留,若能得其默许,甚至暗中支持,则压力大减。”
如何争取曹操的支持,是关键一步。
蔡琰回忆起前世与曹操在洛阳的短暂交集,以及他那句“文姬先生”的称呼。
此人雄才大略,又兼具奸雄之姿,寻常利益难以打动,须投其所好,或示之以弱,或结为奥援。
“元直,劳你亲笔修书一封,以我之名,送往顿丘,交予曹操。”
蔡琰吩咐道,“信中不必言明我欲取陈留,只言青州黄巾肆虐,刘岱无能,陈留及及可危,我为保境安民,恐需扩充实力,望曹东郡能看在故交之情,于北面暂缓压力,勿使黑山军或其他势力袭扰我之后方。语气要恳切,示之以弱,并附上厚礼。”
徐庶领命:“庶明白,此乃稳住曹操,避免两线作战之策。”
计议已定,琰堡这台战争机器开始全力运转。
兵力暗中向西部边境集结,粮草军械加速调配。
一场旨在夺取陈留郡,奠定基业的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而在北方,曹操接到蔡琰书信时,正与麾下谋士戏志才商议青州局势。
看完信,曹操捋须而笑,对戏志才道:“志才,你看这蔡琰如何?”
戏志才略一思索:“女子身,豪杰心。其志不小。此番书信,名为求援,实为试探,恐其意在陈留。”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刘岱竖子,不足为虑。若蔡琰真能取陈留,于我等而言,未必是坏事。总好过让刘岱或袁术势力渗透进来。她既示弱,我便暂且作壁上观。传令,加强对袁绍方向的警戒,对黑山军保持压力,至于陈留方向……暂不干预。”
他心中暗道:“文姬,便让操看看,你究竟能在这乱世,舞出怎样的风云?”
秋意渐深,肃杀之气笼罩中原。
青徐之地战火纷飞,而陈留郡的上空,亦开始凝聚无形的战云。
蔡琰知道,她等待已久的破局时刻,就要到了。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