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民找冯海涛想把场部后院里罚没下来的那一堆木材买下来,结果两人唠到木材加工厂的事情时,冯海涛相当严肃地说道:
“建民,我就不跟你绕弯了,直说吧。今年二月份上面有份文件,明确禁止党政机关和干部经商办企业,当然啦,就咱们这地方,真有人去做了,很多领导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这也是上一任场长把准备开业的木材加工厂抵债给红山乡政府的主要原因。
冯海涛的话在继续:“还有一点,你得跟你那位朋友说清楚,个人办厂这事儿在咱们这地方,不,往大了说,在咱们整个红山县好像也没有吧?”
“这里面儿还涉及一些敏感的政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想要买下罚没的木材,这可是又叠加了一层风险。只要有人瞅你不顺眼捅到上面儿去,你说县里是支持还是处理?”
陈建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了闭眼睛,他确实没想到冯海涛说的这两点,只知道个人办公司这种经营形式还不被允许。
其实,也是他想当然了。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就这年月南方沿海地区个人办厂的不在少数,只不过都是不声不响的,但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对上面的政策执行得一向都非常到位。文件没明确提出禁止个人办厂,但也没明确允许。
这种情况下,地方肯定是以稳为主。
还好,木材加工厂租房子的时候就是以韩瑶的名义租下来的,现在还处于刚想要申请工商营业执照的时候,经营主体之类的关键信息做修改还来得及。而且,他一开始就没说是自己想办厂子,这也让冯海涛好做一些。
就在他琢磨着实在不行就以个体户的名义开厂的时候,冯海涛提出了一个建议:“实在不行,你挂靠到县里的木器加工厂咋样?这么一来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陈建民马上就否了这个建议:“领导,我估计以我朋友那点儿胆子,应该是怕被人家给吞了,不会这么干的。”
“今天还得亏来跟您请示了,不然,我朋友肯定栽个大跟头,我回去就劝她打消办厂的念头。其实她可能也想到了一些困难,还有第二套方案。”
冯海涛马上就来兴致了,“说说呗,看看能不能帮着场里处理掉这些木材。”
陈建民把声音放小了很多:“她的第二套方案就是开个卖家具的门市,申请个体执照就行了,麻烦事儿少。只不过,开这么一个门市还得买门市房,她说资金方面好像不太够。就寻思要是有人能跟她合伙就好了。”
“哦?这倒是个办法,不知道你那朋友打算怎么合伙?”冯海涛说这话的时候,声音也压得很低。
陈建民往他那方向侧身说道:“只要投入一千块钱,就能占家具店的百分之二十,而且,我朋友说了,出钱就行,别的啥都不用管,到时候挣钱了,每个月都给投资的人分钱。”
说完,他看到冯海涛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追加了一句话:“领导,我想请您帮忙给介绍个有能力投资的人给我朋友。”
这话说得有点儿隐晦,但冯海涛几乎在陈建民话音落地的那一刻就听明白了隐含的那一层意思:不就是想拉自己入伙吗?
只需要出一千块钱,就能分家具店百分之二十的收入,这买卖其实是做得的。作为林场场长,他当然知道现在卖家具的有多挣钱。况且陈建民还给他递了一个非常好走的台阶——让他介绍个投资的人。
这里面就有很大的操作余地,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只要找个可靠的人……
又过了二十分钟左右,陈建民满脸笑容地走出冯海涛的办公室。
这一趟没白来,收获很大。
冯海涛不光是答应他要“帮忙介绍个投资人”,还跟他说妥了场部后院那些木材的事,打算小批量地供应给即将成立的红山家具店。
红山家具店只卖本地木匠铺制做的家具。
这就基本上把原来的木材加工厂定位成了木匠铺。但陈建民已经打定主意,实际动作当中还是以公司的结构来管理包括服装店在内的两份买卖。让刘晓红全盘总管,韩瑶负责对外联络和销路问题。
他跟刘玉霞必须全都隐身在后面。
……
第二天下午,陈建民晃晃悠悠地去了木材加工厂,除了招来干零碎活的几个工人之外,只有刘玉霞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写写画画的。
看到他进来,刘玉霞根本就没搭理他。
陈建民自己拎了一把椅子凑到她跟前儿,瞄了一眼她写的那些东西,“周家那个宝贝蛋儿去哪儿了?”
“跟着小瑶出去了,咋?你找她们有事儿?”刘玉霞终于放下了钢笔,伸了个懒腰。
“没事,我主要是找你,”陈建民又往她身旁凑近了一些,“我发现各位把有些事情想简单了……”
“哎,说事儿就说事儿,你一老动手干啥?把你那破爪子拿开!”刘玉霞拍掉陈建民自然而然地搂过来的一只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往事之快乐生活攻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北往事之快乐生活攻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