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已经乱哄哄一团,大家交头接耳,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都想从对方口中来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周逸已经呆住了,他实在不敢相信上万突厥精锐竟然全军覆没,上万的突厥精锐啊,不是上万头猪,就是上万头猪那也够唐军抓好几天的。
“假的,一定是假的。”
周逸控制不住大叫起来,人头呢?不是砍了一个特勒的人头么?颉利可汗手下几个特勒自己都认识,周逸到了红翎信使跟前,
“你说谎你们一定是冒功,突厥特勒人头呢?”
红翎信使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是谁还以为是朝廷官员,
“人头就在殿外,由别人带着,没有旨意,不敢带进来。”
李渊一挥手,殿门口的武士赶紧出去,转身带着一个捧着盒子的人进来,走到近前,那人把盒子放下,打开盖子,周逸一看,噔噔噔后退三步,盒子里用石灰裹着一个人头,正是那天叫嚣着杀光唐军的特勒人头,那辫子上的发饰周逸还记得很清楚。
至此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再说大唐也没有必要骗自己。周逸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失魂落魄带着另外两人向外走。
李渊哈哈大笑不止,朝堂之上都是兴奋的喜色,这时候没人再去说要拿赵瑞顶罪的话来,赵瑞走一趟草原,带回来价值上百万贯的财富,尤其是这些东西都是战马牛羊这样的物资。
民部尚书等人很是高兴,这要是采购战马,今年朝廷财政恐怕又要吃紧,现在省下这么一大笔开支,自己日子就好过多了。
驻守京城的各卫大将军也高兴,不用去草原承担风险,只要在京城坐享其成,享受饕餮盛宴即可。
又是几万匹的战马啊,李渊甚至有点得意,这小子当了大将军,朝廷竟然再也不缺战马了。
太子等人都及时向李渊表示祝贺,朝堂上众臣的恭维之声,让李渊不禁飘飘然起来。好像赵瑞真的是自己挖掘出来的一样。
“陛下,丹阳郡公的确是我大唐福将,战功赫赫,臣与郑妃也一直喜欢赵瑞,郑妃曾屡次提到,希望能以婉顺招赵瑞为婿,臣斗胆请陛下赐婚。”
太子的声音响起,李世民手不禁抖了一下,眼神不自觉的看向李渊,等待李渊的最终判决一样。
群臣也是有点发懵,赵瑞深得太子妃等人的喜欢,这在长安几乎家喻户晓,太子妃想要招赵瑞为婿的事情那也是众所周知,要不然以赵瑞现在的官职爵位早就有人提出结亲了,五姓七望就是通过嫁女儿等方式拉拢人才,太原王家早就有这样的打算了,只是后来听说太子妃有意嫁女,才作罢。
但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私下协商进行,女方再怎么想要结亲都是先给男方透透气,由男方提出结亲意愿,裴家将闺女嫁给赵祥就是这样,先给男方说说,由男方去提,皇家更是如此,像太子这样直接提出赐婚的,太少见了。
但这也就造成一个事实,太子当堂提出结亲的想法,哪怕再怎么不愿意,李渊也不会在这时候驳了太子的面子。
李世民虽然不愿意这样成全太子,但此时也无法提出不同意见,毕竟皇家亲情还是要维护的,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当庭提出阻止自己亲侄女婚事的意见,除非男方太垃圾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李渊不同意。
李渊当然也是听到过风声的,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相反他也觉得这是不错的选择,皇家付出一个女孩而已,却可以拉拢一个臣子,哪有这么好的买卖,皇家的女儿不就是起到这个作用的么。
“嗯,此事甚好,封婉顺为东阳郡主,赐婚丹阳郡公,待郡主及笄之后择日完婚。”
喜上加喜,这样的朝堂一片融洽,众人纷纷上前恭喜李渊和李建成,裴寂凑趣起来,“恭喜陛下喜得佳婿。只是这杯喜酒喝的晚了些。”
众人想到赵瑞和李婉顺的年纪也都笑了起来。朝堂之上欢歌笑舞,谁也不记得突厥使臣什么时候离开了,李渊笑着安排内侍大摆宴席和裴寂封伦等人去饮宴去了,众臣告退,李世民也是转身离开。
弘义宫内,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已经坐定,大家都是一言不发,陛下赐婚一事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弘义宫众人就属于愁的那一家。无论以前有什么想法,尤其是对赵瑞有什么期待,现在不能这样了,再怎么说女婿还能不帮自己的老丈人么?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有些烦躁,自己当初和长孙无垢说起此事,长孙还想着可以把丽质嫁给赵瑞。没这样想法的时候还好,当这样的想法一旦在心中萌芽,自己其实也已经认可这样的情况出现,但没想到意外来的真突然。谁能想到太子竟然能当着大殿里群臣的面要求赐婚。
长孙无忌看着来回躁动的李世民,
“殿下,当初平阳公主去去请太子为赵瑞讲情的时候,太子似乎犹豫了一下,这一点是否可以传给赵瑞。”
“最终结果来看,朝廷也并没有处罚赵瑞,所以这样的情况恐怕意义不大,再说最后太子当朝提出让郡主下嫁,这些龌龊起不到作用。”
“赵瑞目前已经是太子的女婿,这是天然的同盟关系,恐怕接下来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两不想帮而已,想要真正帮助我们却不可能,所以必要时候,请殿下不可犹豫啊!”
长孙无忌虽然旧事重提,但大家也没有觉得不妥之处了,当初赵瑞还是可以争取的,所以大家对这一提议多少还有点看不上,一旦赵瑞不能争取,该出手就要出手,毕竟在座的各位几乎都是提着脑袋跟着李世民,一朝倾覆,估计是全家罹难的结局,这种时候可没有任何情面可讲。
就是李世民再看好赵瑞也不行,这种事不可能寄希望于赵瑞的不参与了。这等于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这不是他们干的事所能承受的失败。
李世民此时也是深知这一点,望着大家的目光,也只能决断,
“赵瑞还年轻,并不是不能争取,实在不行,我们也只有放弃他,就凭我等也未必不能成功。大家不必气馁。”
话虽如此,可是大家一想到赵瑞的战绩又有点无奈,谁能斩杀上万突厥,自身仅仅损失不到三百人的,这还不是伏击战,而是正面对抗,这种战前筹谋及临阵指挥的能力,谁对上了能敢说自己一定能胜?
恐怕就是李靖等人也不敢这么笃定就吃定了赵瑞 。
喜欢大唐风流小厨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风流小厨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