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来得格外凛冽,朔风卷着寒雪,将河洛大地冻得一片萧瑟。李世民对洛阳采取的 “围而不攻” 之策,虽暂未破城,却也精准扼住了王世充的咽喉 —— 这策略确实给了困守孤城的王世充一线苟延残喘的余地,但大唐上下几乎无人怀疑,待明年春暖花开、冰消雪融之际,王世充与他的洛阳城,必将成为李世民军功簿上又一笔浓墨重彩的战绩。
而值此年末岁尾,朝堂内外还萦绕着另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江南的杜伏威已正式决意,将于明年二月亲赴长安述职,并接受朝廷册封为 “吴王” 的嘉奖。
年关将近,长安城已是万家灯火映彻天街,处处透着辞旧迎新的暖意。与此同时,李世民从边关送来的捷报如雪片般接连传入朝堂,喜讯传开,除了东宫太子一党,满朝文武与市井黎民无不为大唐的兵威强盛而欢欣鼓舞。
东宫太子府内,虽也依例张挂起彩灯彩绸,装点得一派年节气象,府中却弥漫着一股与外界热闹格格不入的沉郁。
李建成刚散朝便快步返回府中议事厅,不等侍从上前奉茶,便厉声屏退了左右。堂下,魏征与王珪垂手侍立,望着太子那张铁青如霜的脸庞,二人皆敛声屏气,一言不发地静立着。
只见李建成脸色铁青如霜,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尖反复摩挲着案上的青铜镇纸,半晌才喉间滚出一声沉问:“说说吧,面对孤这个风头无两的好弟弟,你们有什么计策?”
魏征先侧头看了眼身侧的王珪,才敛容缓缓开口:“太子殿下,老臣以为……” 话音刚起,门外便传来侍从的禀报:“启禀殿下,齐王求见。”
李建成抬手打断魏征的话,摆了摆袖示意传见。
李元吉大步流星闯进来,一揖到地便急声嚷道:“大哥!今日朝会真真气煞我也!百官围着李世民歌功颂德,父皇竟也听之任之 —— 他这般招摇,把您这个太子置于何地?倒像是他才是储君一般!” 说着越想越怒,脚掌重重跺在青砖地上,震得案上茶盏微颤。
李建成却始终沉默着,只是指腹狠狠掐进镇纸的云纹凹槽里,片刻后才转向魏征:“你继续说。”
魏征迎上李建成的目光,语气凝重:“老臣以为,若想永绝后患,唯有寻机除去秦王,方为根本之策。”
“什么?” 李元吉先是一愣,一双圆眼猛地瞪圆,难以置信地看向魏征,随即又急切地转头望向李建成。
李建成紧攥镇纸的手骤然松开,青铜镇纸 “当啷” 一声滑落在案上。他望着堂下的魏征,终究长叹了口气:“自古‘立嫡以长,长幼有序’—— 远溯先秦,近观隋室,皆是废长立幼而致祸乱,二世而亡。父皇素重礼法,若有意传位于他,何须等到今日?你所提之策,太过激进,反倒会陷父皇于两难之地啊。”
“既如此,臣尚有一计。” 魏征话音未落,李建成眼中已闪过一丝光亮。只听他续道:“其一,太子身为储君,虽不必如秦王般亲冒矢石,却可寻机请缨平定地方叛乱,借此积累军功、树立军威;其二,当暗中分化秦王府势力,将房玄龄、杜如晦之流寻故调离;其三,需秘密扩充东宫卫队,增配甲兵,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四 ——” 他转头看向李元吉,“需与齐王殿下同心同德,内外呼应,以备不测。”
“此计甚妙。” 李建成颔首,转而对李元吉道,“四弟,你前番镇守太原失城,已让父皇略有不悦,近日需收敛锋芒,莫要再与他明面上冲突。待寻得良机,孤便向父皇请旨,你我同讨不臣,共立军功。”
“好!就等大哥这句话!” 李元吉顿时喜上眉梢,拍着胸脯道,“你我联手,量那李世民也翻不出咱们的手掌心!”
这时王珪上前一步,拱手补充:“殿下、齐王,臣以为魏大人之策虽周,仍需辅以朝堂经营。裴寂等老臣追随陛下多年,深得信任,殿下当多与之亲近,借其言为殿下张目;此外,张婕妤、尹德妃深得圣宠,亦可稍加维系,使其在御前为殿下美言。如此军功在手、秦府势弱、朝援稳固,殿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建成猛地攥紧拳头,重重砸在案上,沉声道:“二位果然是孤的肱骨之臣!就依此计行事!”
暮色四合,长安何府的膳厅里烛火摇曳,何季蓉与二哥何仲岚相对而坐,面前的饭菜已渐微凉。
“哥,我听说杜伏威那老贼开春就要来长安受封了?” 何季蓉放下银筷,指尖微微发颤,语气里藏不住咬牙切齿的恨。
何仲岚夹菜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妹妹,放下筷子缓缓点头:“宫里确实递了消息,陛下已准了他二月进京受封‘吴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何季蓉猛地一拍桌,霍然起身,眼神决绝,“我们得想办法杀了他,为父兄、为何家百余口报仇雪恨!”
“胡闹!” 何仲岚也跟着站起身,猛地一拍桌案,声音陡然严厉起来,“你当长安是什么地方?这是天子脚下!杜伏威如今是陛下眼里的‘归降功臣’,今日朝会提及江南,陛下龙颜大悦。且不说你根本近不了他的身,就算真让你得手了,满门抄斩的下场你承担得起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就是你的宿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就是你的宿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