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会盟,在一座清静寺庙。
这次,通过稷禾的关系,请来了两位在旧贵族中颇有声望、以固执着称的老宗亲。他们对革新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言必称“祖宗成法”。
革新耐心听完,然后起身,对两位老者深深一揖:“二位长辈所言,皆是维护社稷稳定之心,革新感同身受。”
先肯定对方动机,消解对立情绪。接着,他才缓缓道:“然,祖宗立法,亦为保江山永固,护民生安宁。今法已敝,民已困,若一味泥古不变,岂非违背祖宗立法之本意?譬如良医,见病症已变,岂能固守旧方?”
他再次详细阐述新法的具体条款和保障措施,承诺会充分考虑旧贵族的合理利益,设置过渡期。他指着心口誓言:“‘革非为私,乃为公义。有孚于心,天地可鉴!’”
他的真诚与条理,让两位老者的脸色稍霁。虽未松口支持,但离去时,已愿对革新拱手还礼。
第三次会盟,地点竟放在了恶来府邸的偏厅!
这是恶来一方主动提出的,无疑是场“鸿门宴”。子服等人极力劝阻,革新却慨然前往,只带辛申一人随行。
厅内甲士环伺,恶来与费仲高踞上座,面色阴沉。会谈充满火药味,恶来几次拍案怒斥,威胁之意毫不掩饰。
革新始终端坐,神色平静。待恶来发泄完毕,他才开口,语气不卑不亢:“恶来大夫之忧,革新明白。然,大夫可曾想过,若国势继续崩坏,烽烟四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届时,纵有世袭爵位,可能保家族平安富贵?”
他话锋一转:“反之,若推行新法,汰弱留强,国力增强,边境安宁,商业繁荣。以诸位大夫之才与家底,在新的规则下,未必不能更上一层楼,使家族基业更加绵长。变革,非是毁灭,乃是新生。关键在于,能否顺应时势。”
他再次强调:“革新所为,绝非针对任何个人、任何家族。‘有孚’于此,可昭日月。若大夫仍不信,革新愿立下血誓!”
他的话语,既有警示,又留有余地,更一再突出“诚信”二字。费仲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利弊。恶来虽仍满脸戾气,但咆哮的声音却低了下去。
“革言三就”,三次会谈,次次惊心,步步为营。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微妙的变化开始产生。
旧贵族阵营不再铁板一块。一些中小贵族开始观望,甚至暗中与革新这边接触。那两位参加过第二次会谈的老宗亲,在旧贵族内部的会议上,不再一味反对,反而开始询问新法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革新通过这三次会谈,向整个朝歌展示了他的姿态——他不是要赶尽杀绝的叛乱者,而是愿意沟通、心怀诚信的改革家。
尽管阻力依然巨大,尽管费仲、恶来等人仍在暗中谋划,但那种一触即发的内战阴云(征凶),竟真的被这反复的商谈(革言三就)和始终如一的诚信(有孚)悄然化解了大半。
新政的推行虽然缓慢,却并未被暴力中断。在部分区域,“考绩法”选拔出的新官开始展现能力,“十一税制”让百姓得以喘息。
革新回到典藏阁,窗外月色如水。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
“贞厉……”他轻声道。坚守正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终于度过了这最危险的关口。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但经此一役,他更加坚信,变革之道,非仅凭刚猛,更需诚信与智慧,需在疾风暴雨中,守住那盏不灭的“孚信”之灯。
通过描绘革新在变革遭遇旧贵族激烈反对、甚至面临刺杀威胁(征凶)的危急关头,恪守“贞厉”之训,摒弃贸然武力对抗,转而采取“革言三就”之策,主动与旧贵族各方势力进行三次艰难而极具风险的会谈,并以“革非为私,乃为公义。有孚于心,天地可鉴”的至诚之心(有孚)进行沟通,生动阐释了革卦九三爻辞的深刻内涵。此举成功分化了反对势力,化解了即刻的内战危机,为变革赢得了喘息之机与更广泛的理解。这深刻说明了在变革进程遭遇强大阻力时,绝不能鲁莽激进,而应坚守正道,防范风险,并通过反复、诚恳的沟通商讨来凝聚共识、建立信任。唯有以“诚信”为基石,才能化解敌意,转化阻力,使变革在凶险的环境中得以持续前行。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